西什庫教堂 見證3個動盪庚子年 |2020.11.27 語音朗讀 20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西什庫教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樹叢後則是中式碑亭,顯現其中西合璧的風格。圖╱中央社 彩色花窗分別身著明清兩代服裝的傳教士,以及萬里長城。圖╱中央社 西什庫教堂正門外兩側卻各有一對中國風格的石獅子及碑亭。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百二十年前,同是庚子年,矗立北京城的西什庫教堂,在八萬暴民攻擊下滿目瘡痍。兩個甲子後,世界丕變,教堂前的觀光客取代了暴民,驚恐與嘶吼換成驚嘆和祈禱。這座瑰麗中帶著滄桑、橫跨三個庚子年的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是中國大陸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四座教堂裡規模最大、最顯眼的一座,一度是北京城裡最高的民間建築。歌德式建築 柱刻石獅子其最大特色為濃郁的中西合璧風,三層樓高的哥德式建築外,兩側各有一對石獅子及碑亭,亭內安放著龜馱的二塊教堂遷建諭旨碑文。四周則被傳統中國式基座及漢白玉欄杆圍繞,每根柱上還刻著石獅子。從上方俯瞰,西什庫教堂擁有十一座尖塔,整座建築呈十字形,宛如一座鑲嵌入地的巨型十字架。走進教堂,金黃與水藍色相間的立柱,搭配黃底紅線條的高聳圓弧尖頂,以及八十面印有中西方風格圖案的彩色花窗,透著華麗而莊嚴的氛圍;即使不是信徒,默默握起雙手禱告的遊客,也不在少數。獨特的混搭設計,象徵著西什庫教堂身處中國與西方文明交會,相互激盪與融合的大時代。說它是見證近代中國動盪的代表性建築,並不為過。雖非北京四大教堂裡歷史最久的一座,但連前身算進去也達三百一十七年,現址也有一百三十四年。西什庫教堂的前身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當時,耶穌會教士治癒康熙帝疾病有功,獲准在中南海西岸的蠶池口興建救世主教堂。但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這座教堂成為民間反教會風潮的犧牲品,被清廷下令查封,成為它遭遇的第一場危機。隨著歐洲列強入侵中國,清廷歸還教產。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教堂原地重建為更大的哥德式建築,卻引起一旁中南海園林裡的慈禧太后和同治帝不悅,深怕「壞了風水」。教堂在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易地重建,成為現在的西什庫教堂,是它的第二場危機。炮打西什庫 整修獲新生一九○○年六月,義和團攻進北京,身為華北最大教堂,且育嬰堂、學校、醫院、印刷廠一應俱全的西什庫教堂,湧進三千多名中外教民、傳教士,化為北京最大的避難所,也讓它和各國大使館並列,成為義和團的首要攻擊目標,並喊出「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教堂)」的口號。面對第三場危機,也是最慘烈的危機,教會向法國大使館求援,但前來支援的只有四十一名法國、義大利官兵和每人一支槍。教堂裡沒有鐘聲,只有槍聲,但就是這槍聲,嚇住了號稱神功護體的八萬義和團,致使他們沒有膽子攻進教堂。二個月後,教堂裡彈盡糧絕,教徒們甚至用草根樹皮裹腹,直至八月中,八國聯軍攻進北京,義和團和清軍落荒而逃,滿目瘡痍的西什庫教堂才重獲新生。建築整修後,大致形成目前如今所見的格局。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隨即整肅境內所有宗教的神職人員,一九五八年發動「獻堂獻廟」運動,西什庫教堂從此被充公,文革期間,教堂遭到破壞,直至中共改革開放後,宗教場所陸續獲得整修,西什庫教堂也在一九八五年重新開放。從此,除教會活動外,當地成為北京市內遊人如織的觀光景點。如今,西什庫教堂正準備跨過它的第三個庚子年。面對疫情它正隱藏著滄桑,靜靜地讓人仔細端詳,虔誠祈禱。 前一篇文章 探討心靈世界 《每日鏡報》採訪柏林佛光山 下一篇文章 西來寺32周年 感恩一切因緣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會四區年會 信仰傳承佛光永續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