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增25例境外 再創新高 |2020.11.15 語音朗讀 15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際疫情不斷升溫,戴好口罩,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圖╱新華社 【本報台北訊】歐美國家夏季解封後,全球各國燃起第二波疫情,台灣邊境也感受到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周已公布25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對照今年4月國外疫情嚴峻,曾在一周內公布22例境外移入病例,本周境外移入病例數再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日前指出,今年4月有一周公布新增22例境外移入病例,11月8日那周新增19例,為4月以後單周境外移入病例公布新增最多的一周。沒想到才過一周,這個紀錄又被打破了,而且是單周新增25例,比4月當時單周新增22例還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5日)表示,這25例大部分是移工,以印尼籍和菲律賓籍人數較多。近期的境外移入個案當中,二採陰後來卻又驗出陽性的個案愈來愈多,莊人祥表示,這是因為已知新冠病毒病毒殘留的RNA可以在人體內存留80幾天,甚至超過100天,雖然不一定能夠傳染給他人,卻會造成檢驗出現陰陰陽陽交錯,甚或是很幾次都檢驗陰性又驗出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圖╱楊雅棠昨指揮中心公布案599時說,個案檢驗兩次但結果不明確,為求慎重,用新的檢驗試劑重驗,結果確診。外界擔心是否代表過去可能有檢驗漏洞?莊人祥說,這名個案重新檢驗除了用新的試劑,也有重新採檢,所得到的檢驗都是弱陽性,因此檢驗方法本身及重複採檢,都會影響檢驗結果。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該案首次篩檢數值有點不精確,二次篩檢為陰性,但檢測人員對首次篩檢仍有疑問,複驗後才發現呈陽性反應。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在居家簡易14天,加上CT值判讀,防疫措施應該還算是安全,但未來這樣的情形可能愈來愈多,未來會與專家研究相似情形應對措施。國際疫情燒不停,美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連續6天超10萬例。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警察父子 跨世代守護高雄 下一篇文章 新聞千里眼 熱門新聞 01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2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3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4【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5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6【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7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8【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9【人間滋味】午後的微甜時刻2025.07.1610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泰金調查:逾6成民眾認 今年高通膨、低經濟成長新北環狀線 擬加密班距罷免戰 藍綠鎖定基本盤今年漢光演習 史上最強見軍率北部城鎮韌性演習登場 蔣致詞籲賴「一家人槍口不對內」漢光操演第8天 戰車野戰搶修演練 考驗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