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鎮江金山寺外住著一個貧窮老寡婦,她有個逆子,平日把她當僕人看待,不時還打罵。金山活佛知道這件事,生起了悲憫心,時常到寡婦家向她講因果輪迴的道理,逆子看見和尚心裡很厭惡,悄悄的把媽媽的便桶抱出來,躲在大門後,等活佛走出大門時,他從背後把便桶向活佛的頭頂倒蓋下來,活佛頂著便桶向街上跑去,許多人都跟著看熱鬧,有的人看了心裡難過,說太罪過了!
活佛跑到金山寺門前河邊,才把「馬桶」取了下來,大家看了更是笑的樂不可支,活佛滿不在乎的說
:「這有什麼可笑?一個人就是一個大馬桶,大馬桶上面蓋小馬桶,有什麼稀奇::。」
逆子看見活佛居然不與他計較,心裡大為慚愧,特地去向活佛求懺悔,活佛向逆子開示說:「父母養育之恩,大如山丘,佛說:『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於上下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你的父母養你這麼大,不知費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令母親時時歡喜安樂,反而打罵母親,如此不孝,試問,你何以為人?」
逆子聽了這番話,悔悟過來,跪在活佛面前痛哭,後來變成一個孝子。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本,《心地觀經》云:父母在堂名之為富,父母不在名之為貧,父母在時名為日中,父母去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此外,勸父母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永脫輪迴生死之苦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孝道。願天下有心的子女們,勉力於此!(心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