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戶外美術館開幕 裝置藝術加持內外都精采

 |2020.11.05
3049觀看次
字級
排灣族巴豪嵐‧吉嵐創作「南宮特有種」。圖╱魯永明

【本報嘉義訊】國立故宮博物院首度以嘉義縣南部院區東側園區為基地,邀請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共9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駐地創作,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上午舉行戶外美術館「藝術方舟」開幕,院長吳密察帶領創作藝術家及縣長翁章梁等,展示分散湖畔共9件藝術創作,跨界融合的藝術創作,讓館內外都精采。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台!繡妝」作品。圖╱魯永明

吳密察開心說,南院不受疫情影響,到10月底參觀人數92萬人,年底可望達成與去年相同逾百萬遊客,館內展出古代藝術珍寶,戶外美術館展示當代藝術作品,內外都精采,園區早晨5時至夜間12時開放,全年無休免門票,歡迎參觀。

故宮南院說,戶外美術館「藝術方舟Ark of Art」以故宮典藏發想,從南側大門入口臨水廣場沿湖至東側的水岸花園做藝術創作空間,提供故宮文物與當代藝術對話新風貌,滿足民眾親近藝術渴望。

阿美族伊佑‧噶照創作「風涼畫」。圖╱魯永明

策展邀請魯凱族安聖惠,阿美族伊佑‧噶照,排灣族巴豪嵐‧吉嵐等3位原住民藝術家,分別創作「Wapacapacase」、「風涼畫」、「南宮特有種」,以原民文化創造令人驚豔互動式大地裝置藝術。

魯凱族安聖惠作品「Wapacapacase」。圖╱魯永明

編織藝術家林淑鈴「績撚成雲-云起‧云行‧云停」,設置水面上作品呈現媒材可塑與可能性;新興地域建築師甘銘源作品「忘筌‧捨筏」,以大件竹編作品呼應南院廣大水域空間;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台!繡妝」作品,結合傳統雕刻紙藝與織品技法,運用南台灣陽光讓雕刻圖案映射南院大地,繽紛五彩富中華文化意涵。


新興地域建築師甘銘源作品「忘筌‧捨筏」,以大件竹編作品呼應南院廣大水域空間。圖╱魯永明

曾獲世界盃花藝大賽第3名的花藝藝術家林惠理作品「微笑‧舞動」,優雅替南院戶外景緻鑲綴上一抹笑意;紐約雕塑家NicolasHoliber,運用抽象圖繪,交融東西方美學並使之推向更深遠的境界;以「墨爾本之臉」著稱的當代超現實主義者Deborah Halpern,透過大地之母表現接納萬物和守護的理念。

曾獲世界盃花藝大賽第3名的花藝藝術家林惠理作品「微笑‧舞動」。圖╱魯永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