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捨身救命 敦煌風畫鹿野苑由來

 |2020.11.05
5226觀看次
字級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文╱小編整理

敦煌藝術是世界藝術的一大寶庫,在敦煌壁畫中,佛傳故事,經變圖和尊像圖是主要的篇幅,尤其是佛傳故事圖,由於內容豐富,是敦煌藝術留給人們的文化瑰寶。

從犍陀羅時期就盛行的佛傳圖,大多以連環畫的形式,表述佛經的內容,由於圖像的直觀,為佛教的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信東居士往敦煌跑了2年,整日在洞窟中流連,從中感受到佛教繪畫故事的意義重大。透過繪畫說故事將佛教的慈悲與仁愛、智慧與堅忍的精神,生動地傳達出來,更能為世間大眾所接受。

他希望能將壁畫中的佛教故事創作成繪本,圖文並茂而能廣泛流傳,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在心中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佛陀成道後即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第一次講法並成立僧團,於是,他從鹿野苑的由來開始,創作了《鹿王本生》。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很久以前,如來曾生為鹿王,體態高大威猛,俊美莊嚴,統領著上千隻鹿群,生活在印度北部的森林中。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那時有一位國王喜歡吃鹿肉,常常率兵到森林中狩獵,鹿王帶領鹿群奮力突圍,四散奔逃。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國王和士兵的利箭如雨點般射出,驚恐萬狀的鹿群有的跌下山崖,有的墜入深坑,有的被荊棘刺傷,更多的鹿死在弓箭之下,屍橫遍野。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鹿王見此情景,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求告國王:「如今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每次狩獵讓鹿群傷亡慘重,請大王慈悲,不再圍殺,我們願每7日獻一鹿,供給大王吃。」國王被鹿王的真誠所感動,便答應了鹿王的請求。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從此,鹿群依照抽籤得到的獻食次序,每7天派遣一隻鹿前去王宮。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一天,恰好輪到一隻懷孕的母鹿去送死,母鹿即將生產,她苦苦哀求其他鹿和她對調死期,然而誰又願意早一天赴死呢?為了腹中的小鹿,母鹿於是向鹿王求救。

「仁慈的大王,我並非貪生怕死,只是希望能延遲幾天,讓我把孩子生下來再去,好嗎?」

鹿王心生悲憫,寬慰母鹿說:「放心吧!我願代你去獻食。」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鹿王來到王宮,國王十分詫異地問:「怎麼會是你親自前來?」

鹿王回答:「我代替一隻懷胎的母鹿前來獻食。」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國王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十分悔恨,流著眼淚說:「鹿王雖為獸類,卻懷有仁慈之心,肯為自己的子民捨身,而我為人王,每天肆意殺害眾生以飽口福,我不如鹿王啊!」

於是,國王廢止了群鹿獻食的約定,同時將鹿群居住的地方保護起來,命名為「鹿野苑」,並下令:鹿野苑殺鹿,罪同殺人。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後,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亦是「初轉法輪處」,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鹿王本生》講述鹿野苑的由來。繪圖╱信東

《六度集經卷三‧一八》原文──鹿王本生

昔者菩薩身為鹿王,厥體高大,身毛五色,蹄角奇雅,眾鹿伏從,數千為群。國王出獵,群鹿分散,投岩墮坑,盪樹貫棘,摧破死傷,所殺不少。鹿王睹之,哽噎曰:「吾為眾長,宜當明慮,擇地而遊。苟為美草而翔於斯,凋殘群小,罪在我也。」

徑自入國。國人睹之,僉曰:「吾王有至仁之德,神鹿來朝。」以為國瑞,莫敢干之。乃到殿前,跪而云曰:「小畜貪生,寄命國界,卒逢獵者,蟲類奔迸,或生相失,或死狼藉。天仁愛物,實為可哀。願自相選,日供太官乞知其數,不敢欺王。」王甚奇曰:「太官所用日不過一,不知汝等傷死甚多。若實如雲,吾誓不獵。」

鹿王退還,悉命群鹿,具以斯意示其禍福。群鹿伏聽,自相差次,應先行者每當就死,過辭其王,王為泣涕,誨喻之曰:「睹世皆死,孰有免之?尋路念佛,仁孝慈心,向彼人王,慎無怨矣。」日日若茲。中有應行者而身重胎,曰:「死不敢避,乞須挽娠。」更取其次,欲以代之。其次頓首泣涕而曰:「必當就死。尚有一日一夜之生,斯須之命,時至不恨。」

鹿王不忍枉其生命,明日遁眾,身詣太官。廚人識之,即以上聞。王問其故,辭答如上。王愴然為之流淚曰:「豈有畜獸懷天地之仁,殺身濟眾,履古人弘慈之行哉?吾為人君,日殺眾生之命,肥澤己體。吾好兇虐,尚豺狼之行乎?獸為斯仁,有奉天之德矣。」

王遺鹿去,還其本居,敕一國界:若有犯鹿者,與人同罰。自斯之後,王及群寮率化,黎民遵仁不殺,潤逮草木,國遂太平。菩薩世世危命濟物,功成德隆,遂為尊雄。佛告諸比丘:「時鹿王者是吾身也,國王者舍利弗是。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