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財新2日公布的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3.6,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創下近10年最高標準。調查指出,供需同步改善,帶動大陸經濟延續向好修復,大陸企業新增訂單指數大幅加速增長,企業主動補庫存意願強烈,但海外疫情復燃抑制外需,新增出口訂單擴張放緩。
財新網報導,這個走勢與大陸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並不一致,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製造業PMI為51.4,較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大陸製造業供需兩旺,新增訂單指數繼續在擴張區間內大幅攀升,創2010年12月以來新高,調查樣本普遍反映市況繼續從年初的疫情中復甦,而外需雖然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但擴張幅度明顯放緩,表明海外疫情反覆對外需產生較明顯抑制,有企業反映出口市場的疫情和感染率上升,抑制了新增出口訂單增長。而需求強勁帶動生產加速恢復,生產指數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並較上月小幅上升。
Markit網站刊登的新聞稿指出,為滿足生產營運需求的增長,大陸製造商相應增加採購,增幅可觀,採購庫存也隨之上升,增速雖小,但已是2016年7月之後最高;另一方面,因為需要向客戶交付訂單,成品庫存出現輕微下降。價格方面,10月大陸製造業平均投入成本漲勢減弱,經營費用整體僅見小幅上升,企業普遍反映,成本上升與原物料漲價有關,企業透過上調產品平均售價,把增加的成本負擔部分轉移至客戶,製造業加價幅度雖然較上月加劇,但仍屬溫和。
隨著整體市場強勁改善,大陸製造商對未來12個月的產出前景信心增強,樂觀度升至2014年8月後最高點,企業普遍預期,未來1年疫情影響將會消退,全球經濟狀況將會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