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定量快篩 5分鐘能知感染程度 |2020.10.27 語音朗讀 18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組合式電晶片平台COVID-19檢測系統」搭配檢測試劑組(圖),可精準快篩人體內是否存在新冠病毒。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交大團隊研發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透過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5分鐘內就可完成新冠病毒的快篩,且可根據抗體、抗原和核酸等數據判斷處於何種感染階段。交通大學今(27)日舉行「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之COVID-19防疫檢測系統」記者會,交大生物科技系與農譯科技、百歐生命科技、萬能生物科技等單位組成團隊,在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帶領下,整合生物科技學、晶片研發、病毒快篩等跨領域技術,研發出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交通大學代理校長陳信宏表示,交大生科系和校友組成的團隊研發這款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且僅需0.02毫升的全血樣品,即可檢測出人體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抗體、抗原和核酸,組合式電晶片體積小易攜帶,在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圖說:交大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文亮說明,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準確性、穩定性、再現性等都超過9成。圖╱中央社研發團隊成員、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文亮指出,感染COVID-19包括潛伏期、感染前期、感染中期和感染後期,不同感染階段的病毒量不同,檢測方式可能也不同。陳文亮提到,相較於一般快篩檢測只能判斷有無感染,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可透過定量檢測抗體、抗原和核酸,進而區分病人的感染階段,提高防疫效率;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準確性、穩定性、再現性等都超過9成,也符合國際臨床與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制訂的誤差標準。百歐生技執行長李彰威表示,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具高擴充性和方便攜帶性,可提供機場、醫療單位、公共集會等需大量檢測的場所,且檢測後可將資料傳送至雲端,判斷後再回傳告知檢測者感染狀況,可避免一般使用者不易判讀的問題。萬能生物科技執行長王裕國指出,目前團隊已順利完成研究倫理委員會(IRB)申請並預備執行,同時也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許可申請臨床測試,預計在2021年即可投入量產上市階段。圖說:「組合式電晶片平台」在短短5分鐘且僅需0.02毫升的全血樣品,即可檢測出人體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抗體、抗原和核酸。圖╱中央社 前一篇文章 疑4起接種流感疫苗死亡 疾管署:接種計畫不喊卡 下一篇文章 新聞千里眼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10國際數獨日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第4艘千噸級 海巡署花蓮艦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