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服員被當出氣筒 「自己也會老」她轉念投入20年

 |2020.10.08
2886觀看次
字級
圖說:印尼移工接受行前看護訓練。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老齡人口成長快速,台北市老年人口將在明年底達20%,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需求日益增加,不少長輩也希望能在家安老,北市社會局表示,截至今年8月止,北市居家服務員共有1875人,但預估明年需要2675人,仍需再補入近千名新血投入長照產業,讓受照顧者能有好的照顧品質,在台北健康慢老。

北市今舉行銀髮服務表揚大會,優良長青義工、老人安養機構優良照顧服務員、優良居家服務人員共180人,由台北市長柯文哲親自授獎。其中年紀最長的居服員楊麗娟,已從業20年,工作項目百百種,初入行時還曾被案家當出氣筒,一進門就被罵;年紀最輕的藍翊詩,今年23歲,去年才剛從大學畢業,一畢業就投入居家服務員督導工作,負責協調案主需求與居服員工作內容。


圖說:北市今舉行銀髮服務表揚大會,優良長青義工、老人安養機構優良照顧服務員、優良居家服務人員共180人。圖╱趙宥寧

楊麗娟身形矮小,今年已60歲,她來自香港,1997年香港回歸後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工作,誤打誤撞當上居家服務員,就此展開近20年的工作經歷。

回顧最初,楊麗娟說,不少案主對服務員會百般挑剔,也曾被當成出氣筒,當時也懷疑,為何自己要來這受氣,也曾想「老娘不幹了」,但放棄又覺得不甘心,後來就改變觀念,自己有一天也會老,用EQ、IQ跟愛心照顧長輩,雇主對她也很信任,每天工作都開心。


圖說:楊麗娟早期一天要服務7名長者,現在一天5人,常從早忙到晚。圖╱趙宥寧

楊麗娟早期一天要服務7名長者,現在一天5人,常是從早忙到晚,陪聊天、餵食、洗澡、帶長輩外出,都是她的工作項目。

她說,確實很耗費體力,但她工作的很開心,也鼓勵年輕人能踏入這個產業,她笑著說:「老人年紀大會跟小孩一樣」,把長輩當孩子照顧,會工作到最後一刻為止。

藍翊詩去年剛從大學畢業,一畢業就投入長照產業,目前在老人養護中心擔任居家服務督導。藍翊詩說,平常要負責協調居服員與案家需求,討論派案接班,曾有案主希望居服員能協助長輩伸展肢體,還希望協助長輩達成「深蹲」的動作,但評估長輩身體狀況後,長輩可能會有跌倒風險,夾在案主與居服員間,有時也會身兼居服員的垃圾桶,自己也會和同事聊天,彼此互相承擔。


圖說:藍翊詩去年剛從大學畢業即投入長照產業,目前在老人養護中心擔任居家服務督導。圖╱趙宥寧

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楊雅茹表示,目前長照服務有住宿式、社區式、居家式,現代長輩喜歡在家安老,需要居服到家協助,推估明年至少需要2675名居服員,北市也祭出居服留任措施,如新進者津貼、指導員津貼,中央也要求薪資保障,就業人口雖有顯著增加,但仍有人力缺口,北市另設有居服員充電站、訓練課程,照顧居服員薪資、心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