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6分鐘1人死於心臟病 健康飲食能護心 |2020.10.04 語音朗讀 19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心臟疾病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為10大死因第2位,近2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研究也發現,三高患者增加發生心臟病風險,最好的保命之道是健康飲食、多運動。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據健保統計,2019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有超過300萬人因高血壓、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而就醫;而心血管疾病與新冠病毒息息相關,新冠目前全球死亡率約2.3%來說,據中國大陸研究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罹患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約為一般人的5倍。圖說: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據健保2019醫療費用統計,有超過300萬人因高血壓、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而就醫。圖╱簡浩正黃瑞仁說,台灣新冠疫情今年2月爆發後,醫院門診人數明顯減少2成、急診更減少3成以上,雖疫情趨緩後在6月逐漸回升,但至今仍比過往減少1成左右,心臟內科門診也受到影響。但若心血管疾病患者沒妥善用藥控制,恐面臨冠狀動脈破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等情況,尤其心衰竭的5年死亡率高達5成,患者不得不注意。國健署長王英偉也表示,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可以預防。如果缺乏運動、常喝手搖飲、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二手菸,就要小心三高和心血管疾病遲早上門。圖說:健康飲食能護心。圖/unsplash王英偉說,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最好保命之道,就是把護心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包含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血糖、遵從醫囑服藥規律回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祕書長趙庭興表示,70歲以上年長者,心衰竭的比例約為10%,據臨床推估,台灣心臟衰竭人數可能有36萬人;而心衰竭常見的症狀為累、喘、腫,雖目前已有許多治療選擇,但心衰的急性後期照護很重要,學會已於去年發表最新心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除參照各國治療趨勢,也加入台灣專家建議納入的藥品選擇等,讓患者參考。趙庭興也呼籲,民眾若感到身體不適,莫名喘、累,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三六九、九九山莊 數字背後的美麗誤會 下一篇文章 朝野提名單 修憲委員會明啟動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第4艘千噸級 海巡署花蓮艦成軍國光臨時站拆除 擬闢建廣場中央發函業者 台東反風電 無人船亮相接見棒球冠軍隊 總統讚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