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6分鐘1人死於心臟病 健康飲食能護心 |2020.10.04 語音朗讀 19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心臟疾病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為10大死因第2位,近2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研究也發現,三高患者增加發生心臟病風險,最好的保命之道是健康飲食、多運動。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據健保統計,2019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有超過300萬人因高血壓、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而就醫;而心血管疾病與新冠病毒息息相關,新冠目前全球死亡率約2.3%來說,據中國大陸研究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罹患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約為一般人的5倍。圖說: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據健保2019醫療費用統計,有超過300萬人因高血壓、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而就醫。圖╱簡浩正黃瑞仁說,台灣新冠疫情今年2月爆發後,醫院門診人數明顯減少2成、急診更減少3成以上,雖疫情趨緩後在6月逐漸回升,但至今仍比過往減少1成左右,心臟內科門診也受到影響。但若心血管疾病患者沒妥善用藥控制,恐面臨冠狀動脈破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等情況,尤其心衰竭的5年死亡率高達5成,患者不得不注意。國健署長王英偉也表示,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可以預防。如果缺乏運動、常喝手搖飲、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二手菸,就要小心三高和心血管疾病遲早上門。圖說:健康飲食能護心。圖/unsplash王英偉說,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最好保命之道,就是把護心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包含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血糖、遵從醫囑服藥規律回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祕書長趙庭興表示,70歲以上年長者,心衰竭的比例約為10%,據臨床推估,台灣心臟衰竭人數可能有36萬人;而心衰竭常見的症狀為累、喘、腫,雖目前已有許多治療選擇,但心衰的急性後期照護很重要,學會已於去年發表最新心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除參照各國治療趨勢,也加入台灣專家建議納入的藥品選擇等,讓患者參考。趙庭興也呼籲,民眾若感到身體不適,莫名喘、累,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三六九、九九山莊 數字背後的美麗誤會 下一篇文章 朝野提名單 修憲委員會明啟動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2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3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7【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08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漢光演習 河道爆破母公司爭議 街口籲用戶安心M1A2T射靶全中 總統讚:地表最強戰車漢光41號首日 後備旅級動員 演練限制空間戰鬥CPI連3降 外食房租續漲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