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拍賣公司二十三日在香港展示散佚逾百年的清代畫作《康熙南巡圖》。
圖/法新社
蘇富比拍賣公司二十三日在香港展示散佚逾百年的清代畫作《康熙南巡圖》。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知名拍賣行香港蘇富比二○二○年秋季拍賣(秋拍)將重點展出兩幅清宮舊藏珍稀手卷。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二十三日向媒體介紹其中散佚逾百年的《康熙南巡圖》,該畫在歷史或藝術層面都深具意義。
仇國仕表示,《康熙南巡圖》是清朝初年宮廷畫家集體完成,主筆者為清朝初期極富盛名的山水畫家王翬。全套共十二卷,各卷長度不一,總長度在二百公尺以上。今次秋拍將展出第六卷,是業界所知市場上唯一僅存的卷冊。
仇國仕介紹,為了視察河防堤工,順道了解各地風土人情,清朝康熙皇帝曾六次南巡,是規模浩大、牽扯眾多的盛大活動。《康熙南巡圖》以康熙第二次南巡路途為線索,記載康熙皇帝南巡時的所見所聞,分段描繪沿途重要的山川城鎮,極為罕見。本次是《康熙南巡圖》第六卷散佚後首次全卷合璧展出。
蘇富比亞洲區中國古代書畫部主管左昕陽指,《康熙南巡圖》有獨特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它對康熙皇帝南巡經過的地方和發生的重大事件如實地加以描繪,康熙皇帝的形象在每卷中只出現一次,人物比例較其他人略大,突出其尊崇的地位;其次,隨著畫幅的逐步展開,山川地貌、景致名勝、風俗人情一一呈現,從中可以看到大量反映當時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繁榮盛況。
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專家方鳳婷表示,第六卷在流傳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被法國收藏家分割成七段,其中一段接駁處會有細微差異,但總體可以首尾相接,如今逾百年後首次全卷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