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種分型淋巴癌 App助病友不迷茫

 |2020.09.16
1431觀看次
字級
三十四歲的佳佳是位才華洋溢的設計師,今年過年期間持續不明原因胸痛,就醫檢查確診罹患了淋巴癌。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三十四歲的佳佳是位才華洋溢的設計師,今年過年期間持續不明原因胸痛,就醫檢查確診罹患了淋巴癌。

佳佳耐心閱讀網路大量艱澀資料,四處瀏覽部落格或粉絲專頁,卻發現平平都是淋巴癌,怎麼分那麼多類型、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而且資料可信度不一,她愈查愈慌。

幸好有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血液病學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研發「淋巴癌攻略App」,資訊可信度高又清楚,預告佳佳未來的治療選項、可能的花費,讓她更有信心面對治療。

個人化的「就醫筆記」,則可以整理自己在意的問題,讓醫病溝通效率大幅提升;App還有有語音播放功能,可以直接把內容讀出來給使用者聽,體貼年長或視力不好的人,陪同佳佳就醫的媽媽也下載來使用。

病況複雜性高

醫病溝通辛苦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表示,淋巴癌分型可細分到六十種以上,醫病溝通特別辛苦,資訊汪洋中處處是陷阱。

病人常滿腹疑問:「為什麼他要標靶,我不用?為什麼我不用治療?為什麼他復發才做幹細胞移植,但我化療就要馬上做移植?」這都與疾病複雜特性有關。

為了幫助淋巴癌病友走出資訊迷霧,由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和黃泰中、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銘崇、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滕傑林四位主要推手,籌製九個月完成「淋巴癌攻略App」,在昨天「世界淋巴癌日」正式發表。

早期6大症狀

腫塊最為常見

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淋巴癌治癒率很高,年輕人發現一、二期淋巴癌高達八成可治癒,晚期或年紀較大者也有四成可以治癒。以侵襲性較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為例,平均治癒率也有五成以上。

周文堅指出,「燒、腫、癢、汗、咳、瘦」是六個淋巴癌的早期症狀,腫塊最常見,觸感像硬網球,有些還會移動,但不會痛;僅有少部分病人摸不到腫塊,需其他檢查輔助。

淋巴腫若會痛,可能單純因感染引起,會自行消腫,但有些較和緩的淋巴癌也會自己消腫,所以不能用「自行消腫」來區分是淋巴腫或淋巴癌。

周文堅提醒,若出現「燒、腫、癢、汗、咳、瘦」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要盡速就醫。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銘崇建議,六個早期症狀出現其中一項,查不出原因又持續三周以上,就要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