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晒太陽並運動,能為身體存下骨本。圖╱Melissa Askew
【本報台北訊】你知道骨質快速流失從什麼時候開始嗎?答案是「35歲」,想要定存續優「骨」,必須要趁早。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而且肝腎同元,筋骨問題離不開肝腎問題;因此,想要定存績優「骨」,就得要從肝腎入手處理。
在中醫理論闡明,腎主骨,腎是先天之本,其華在髮,腎的品質是好是壞,這跟外在看到的頭髮、皮膚皺紋、活動力都很有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中醫所講的腎,不只是那兩顆腎,還有骨頭裡的液體,也就是骨氣,是有熱量的;眼睛內視,使精與神相交,完全安靜的精與神相交才有氣。而人的關節就像車子的氣壓,使關節打開,是有一股氣在升陽,生命裡面的一股能量,就是體氣,關節是要有體氣,背和腰若要挺,也是要有體氣。
每個人都希望骨頭好,而且很多人會吃維生素D和運動晒太陽,來加強骨質;李深浦強調,皮膚要晒太陽,骨頭才會強壯,沒有晒太陽,就不會吸收發揮優良的作用;此外,要有適當的運動且持之以恆,絕不要激烈運動,骨頭、牙齒才健康,鈣質才能吸收。
所以,想要定存續優「骨」,可得要趁早。李深浦表示,千萬不要說老了要休息,其實更要運動。體能衰退不想動,身體組織就垮了,而是要引導自己產生鬥志。活到80歲仍然可以跑可以跳,若要維持關節不要被壓迫,就要晒太陽和多運動。

圖說:平常多練習平衡禪,可保護關節,並能增加下肢肌耐力。圖╱kovah
「平常多練習平衡禪,有很多益處,除了可保護關節,能增加下肢肌耐力,預防摔跌。」李深浦自創一套「平衡禪」,平躺在床上,後腦懸空鍜練;他說,後腦承受地心引力,眼神接收宇宙磁場光能,用丹田腹部呼吸,腳踢108下,側踢54下,平常人走路跑步拿重物,關節會壓迫,踢腿可踢開關節壓迫,使之鬆開。他建議持之以恆練習,就會有成果,至於在運動時千萬不要喝冰水,否則關節會受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