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蓋消融 5千萬人面臨沿海洪患

 |2020.09.02
1200觀看次
字級
瑞士的羅納冰川,是阿爾卑斯山最古老的冰川。圖╱美聯社
企鵝站在南極洲的岩石上。圖╱美聯社
NASA的畫面顯示出,冰島的冰川從一九八六到二○一九年萎縮的程度。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氣候暖化導致冰川融化,科學家分析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的衛星影像數據顯示,冰川湖數量從一九九○年至二○一八年間增長百分之五十三,使湖泊覆蓋地球的面積擴大約百分之五十一。根據調查,有一萬四千三百九十四個冰湖散布在近九千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上。

研究人員根據數據估計,全球冰川湖水量由一九九○年至二○一八年間則增加百分之四十八,目前總計約達一百五十六點五立方公里。另一份研究則顯示,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目前消融速度,與聯合國預測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一致,凸顯現有氣候變遷模型中的瑕疵;這兩處的冰蓋容納足以使海平面上升六十五公尺的凍水。

英國艾希特大學氣候與環境變化教授史蒂芬.哈里森(Stephan Harrison)表示,「我們的發現顯示,地表系統對氣候變遷的反應速度有多快。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結果有助於提供科學界更多線索,因為截至目前,還不知道全球冰湖的水量有多少」。

大量冰融水

不再是淡水資源

對於世界上許多最貧窮的人來說,冰川湖是重要的淡水資源,尤其是在亞洲山區和南美部分地區。但大量冰融水注入湖中會導致下游地區面臨洪水威脅,能摧毀村莊、沖刷道路、破壞管線和其他基礎設施。

哈里森說,「評估全球冰湖的行為和演變有助於我們了解災難性災害的風險,像是冰湖洪災過去幾十年在高山地區已導致數萬人死亡」。

此外,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中顯示,二○○七年到二○一七年這十年間海冰消融和碎裂導致冰蓋大量流失的現象,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最極端的預測幾乎完全一致。

預測顯示,到二一○○年前,格陵蘭和南極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升高四十公分,幾乎是IPCC上一次於二○一四年做出重大評估報告中程預測值的三倍。

海平面預測

助打造減災策略

海平面上升如此多,恐對全世界造成毀滅性影響,除了加劇風暴潮的破壞力,還會讓沿海地帶數億人口深受反覆、嚴重水患之苦。

雖已觀察到冰蓋加速崩解的事實,與追蹤這些趨勢的模型間明顯有出入,不過IPCC去年針對地球冰凍地區所做的特別報告指出,格陵蘭到世紀末的預測維持不變,而在溫室氣體最大程度排放的情況下,南極洲的預測值僅小幅增加。

報告主筆、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極地觀測與模型中心(Centre for Polar Observation and Modelling)研究人員湯馬斯.史雷特(Thomas Slater)表示:「我們必須進一步設想冰蓋消融的最壞情況,因為它們融化的速率已和我們目前預測一致。」

史雷特強調:「海平面預測對幫助政府打造氣候政策及減災和適應策略來說,至關重要。若低估未來海平面上升情況,那麼我們祭出的措或許根本不夠,恐使沿海社區易受傷害。」

根據去年公布的研究,IPCC預測,冰蓋在最大程度流失情況下,到了本世紀中葉,全球大約有五千萬人每年將面臨沿海洪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