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7成失業基層人士 斷糧逾3個月

 |2020.08.25
1091觀看次
字級
香港基層失業情況嚴重,圖為疫情下的香港街頭,顯得蕭條。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疫情持續,各行各業因新冠病毒而百業蕭條,市道嚴重下滑,首當其衝是各行業的打工仔,不少基層勞工及家庭大受影響。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結果顯示,基層失業情況嚴重,於5至7月失業的受訪者超過3成,當中有7成半人已連續失業超過3個月。

《香港01》報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早前訪問336名的基層市民,了解基層勞工和家庭在疫症下的過去幾個月的就業、經濟情況和對港府支援措施的意見。社區組織幹事王智源表示,基層是失業及開工不足的重災區,而港府多項舒緩措施則重企業及雇主方面,雇員未能直接受惠。他又指,港府對基層資助的措施協助不大,促港府設立失業援助金,直接幫助失業人士。

據報導,調查結果顯示,近3成受訪者從事飲食行業,而近1成人從事建造、零售、清潔及服務行業。疫情下,有2成人面對失業,有6成人更就業不足。然而,有一成多基層勞工自疫情開始便失業至今,仍未能就業。連續失業3個月以上的,占整體3成。近8成人一直徘徊在失業及就業不足的慘況。面對失業及就業不足的慘況,有6成人表示在疫情影響下,面對欠債、欠租及家庭關係轉差之餘,還出現失眠及精神壓力等狀況,部分人因無力負擔或不懂上網,而難以申請資助及找工作。

報導指出,曾任職飲食業的吳先生表示,疫情前原本月薪有2萬多港元(逾2580美元),但自今年2月起失業,加上近幾月找工無門,欲轉行任職建造業,惟相關課程因疫情暫停而未能上課,僅靠妻子的工資支撐板間房的房租,「惟有食少一兩餐」,應付日常生活開支。

曾任職零售行業的Karen擁有大學學位,自6月開始失業至今。母親於4年前中風,家裡積蓄全應付醫療開支。她欲轉職保安行業,卻因疫情而延遲開課,現一家3口失業,讓她徹夜難眠,情緒大受影響。她批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日前呼籲年輕人找工作勿「揀擇」、「洗碗都係工作經驗」的說法荒謬,認為現時市場缺工作機會,連一份洗碗工作都難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