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我再增加一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但指揮官陳時中以公務繁忙,首次推延記者會至今天;彰化縣長達半年對一千多名無症狀居檢者進行核酸篩檢,衛福部疾管署擴大調查全台二十二縣市,稱除彰化縣外,其他縣市皆無異常。
至於新增一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的記者會延到今天,據了解,陳時中日前指示政風人員查彰化縣衛生局,結果預計五天內出爐,今天是陳時中所說的第五天,不排除藉由記者會一併公布政風處調查報告結果。
彰化採檢風波,民進黨府院黨全面攻擊,彰化地方人士研判,綠營目標是要讓彰化縣政府預定本月二十五日發表的萬人血清抗體篩檢期中報告結果失去正當性。
萬人篩檢 彰縣擬如期公布
為避免失焦及升高對立,有人建議縣府暫緩發表,等完整報告出來再公布,但縣長王惠美表示,如期舉行。
在反對彰化進行萬人血清調查的質疑中,除了認為普篩在此時意義不大,也擔心針對高危險群檢驗結果被外界拿來放大不存在的疫情。但專家提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並不等於普篩,進一步研究有助更了解新冠病毒及傳播途徑,有助決定防疫資源分配等決策。
前副總統陳建仁前天在臉書發文,直指彰化縣調查是「失真的調查」。他說,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有三個決定因素,包括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檢驗抗體陽性的盛行率、受檢個案的代表性。盛行率調查研究的特異度愈低或真正盛行率愈低,檢測盛行率也就愈容易被高估,也愈會失真,必須利用更特異的方法再做確認。
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表示,陳建仁臉書內容非常專業,一般民眾可能無法理解他解釋,在感染率極低的地區進行普篩,偽陽性風險高,只要檢驗的靈敏度稍微不同,就會檢驗出偽陽性,卻對防疫沒有太大的幫忙。
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說明,彰化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並非只做單一檢驗,對於血清抗體陽性的個案,會進一步進行中和抗體檢驗,如此已提高特異性。國內過去對於日本腦炎、德國麻疹,甚至SARS都做過類似調查。中和抗體的出現,表示感染過新冠病毒,且已有保護力。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彰化縣衛生局與指揮中心此次事件已成為「政治事件」,不予評論,但當年進行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有一定的意義,更幫助面對未來遇上類似感染事件的處理。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則說,因萬人篩檢計畫,很多人對台大公衛學院和彰化衛生局產生懷疑,甚至有陰謀論。大家不妨耐心等待,不需急著評論研究的可能缺失。她笑說,等到研究數據正式公布後,說不定結果會是大家所期待的,「說不定還能再度證實指揮中心的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