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母乳寶寶瘦巴巴 原來是缺2大營養素 |2020.08.18 語音朗讀 23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喝母乳長大的孩子與喝母乳搭配配方奶的孩子相比,較缺乏鐵質與維生素D。圖╱Chiến Phạm 【本報台北訊】母乳中有配方奶無法取代的營養,但渴望養出「米其林寶寶」的婆婆媽媽們,看著喝母乳長大的孩子總是比較瘦小,常會批評媽媽沒讓小孩吃飽。基隆長庚團隊今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喝母乳長大的孩子與喝母乳搭配配方奶的孩子相比,較缺乏鐵質與維生素D。長庚醫院團隊針對630名一個月大嬰幼兒進行研究,其中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有191名,使用配方奶或是母乳配方奶混合哺餵439名,團隊從嬰幼兒1個月大時,追蹤到3歲,測量嬰幼兒的身高、體重、頭圍、生長營養素等。圖說:紅黃色蔬果富含維生素D。圖╱取自網路結果發現,純母乳哺餵超過4個月的嬰幼兒,1歲以後,成長曲線多在標準範圍,但身高多落在低標,像是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身高落在低標占21.6%、2歲占19%、3歲占22.9%;喝配方奶或是混合哺餵的嬰幼兒,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1歲占13.1%、2歲占9.6%、3歲占18.2%。針對營養素的調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34%,是混合餵養的孩童的9倍;維生素D不足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不過2歲以後,純母乳哺餵的孩子鐵蛋白指數即逐漸恢復正常,分析與孩子開始會以魚肉類等固體食物為主食,攝取到足夠的鐵質,但血清維生素D濃度,一直到3歲仍持續偏低,其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圖說:糙米含鐵量較高。圖╱取自網路同時,於問卷調查時發現,有高達8成的孩童,以純母乳哺餵時未適當補充維生素D及鐵劑,使得血中鐵和維生素D呈現缺乏現象。基隆長庚醫院兒科主任廖穗綾表示,為降低寶寶成長緩慢疑慮,建議以純母乳哺餵的家長,應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IU,當孩子4個月大時,鐵的補充則可藉由副食品來加強。圖說:紅莧菜含鐵量較高。圖╱取自網路若未開始使用副食品或進食狀況不佳時,則可使用口服鐵劑每天補充每公斤1毫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乳製品、麥片、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和紅鳳菜等,達到補充營養素的效果。圖說:基隆長庚醫院兒科主任廖穗綾呼籲親餵母乳的家長,在孩子4個月後,藉由餵食副食品來補強。圖/長庚醫院提供 前一篇文章 加州熱浪 死亡谷54.4度 創下107年來全球最高溫 下一篇文章 基本工資調幅史上最小 月薪漲200元 時薪多2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