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母乳寶寶瘦巴巴 原來是缺2大營養素

 |2020.08.18
2300觀看次
字級
喝母乳長大的孩子與喝母乳搭配配方奶的孩子相比,較缺乏鐵質與維生素D。圖╱Chiến Phạm

【本報台北訊】母乳中有配方奶無法取代的營養,但渴望養出「米其林寶寶」的婆婆媽媽們,看著喝母乳長大的孩子總是比較瘦小,常會批評媽媽沒讓小孩吃飽。基隆長庚團隊今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喝母乳長大的孩子與喝母乳搭配配方奶的孩子相比,較缺乏鐵質與維生素D。

長庚醫院團隊針對630名一個月大嬰幼兒進行研究,其中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有191名,使用配方奶或是母乳配方奶混合哺餵439名,團隊從嬰幼兒1個月大時,追蹤到3歲,測量嬰幼兒的身高、體重、頭圍、生長營養素等。


圖說:紅黃色蔬果富含維生素D。圖╱取自網路

結果發現,純母乳哺餵超過4個月的嬰幼兒,1歲以後,成長曲線多在標準範圍,但身高多落在低標,像是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身高落在低標占21.6%、2歲占19%、3歲占22.9%;喝配方奶或是混合哺餵的嬰幼兒,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1歲占13.1%、2歲占9.6%、3歲占18.2%。

針對營養素的調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34%,是混合餵養的孩童的9倍;維生素D不足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

不過2歲以後,純母乳哺餵的孩子鐵蛋白指數即逐漸恢復正常,分析與孩子開始會以魚肉類等固體食物為主食,攝取到足夠的鐵質,但血清維生素D濃度,一直到3歲仍持續偏低,其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圖說:糙米含鐵量較高。圖╱取自網路

同時,於問卷調查時發現,有高達8成的孩童,以純母乳哺餵時未適當補充維生素D及鐵劑,使得血中鐵和維生素D呈現缺乏現象。

基隆長庚醫院兒科主任廖穗綾表示,為降低寶寶成長緩慢疑慮,建議以純母乳哺餵的家長,應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IU,當孩子4個月大時,鐵的補充則可藉由副食品來加強。


圖說:紅莧菜含鐵量較高。圖╱取自網路

若未開始使用副食品或進食狀況不佳時,則可使用口服鐵劑每天補充每公斤1毫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乳製品、麥片、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

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和紅鳳菜等,達到補充營養素的效果。


圖說:基隆長庚醫院兒科主任廖穗綾呼籲親餵母乳的家長,在孩子4個月後,藉由餵食副食品來補強。圖/長庚醫院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