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如廁前要洗手還是如廁後洗手? 專家:都要! |2020.08.18 語音朗讀 69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freepik 【本報訊】到底是如廁前要洗手還是如廁後洗手?相信很多人的習慣都不一樣,不過如廁前洗手跟如廁後洗手一樣重要,手是最容易沾染到髒污及細菌的地方,注重手部清潔不可不慎!飯前便後要洗手,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不過便前洗手和便後洗手同等重要!吃飯前洗手是因為怕把手上的細菌吃進身體裡,而如廁後洗手是因為排泄物髒,所以要清洗。便前洗手同樣重要的原因是:「如廁前沒洗手,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容易直接污染外陰,或黏附到衛生紙上,致病微生物就會一併進入人體,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女性還容易引發陰道炎、黴菌感染等。圖/unsplash根據《好文搜蒐》報導指出,手上容易沾染一些細菌、髒汙,上廁所前先洗手可以避免手上的細菌粘到皮膚、內衣褲及腰帶上。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像是在公共廁所,手剛接觸了門把手,接觸了上面的細菌,然後又馬上接觸我們的內衣或者皮膚,這樣不但很不衛生,也讓病毒細菌有機可乘。甚至可以說,公共廁所的門把手有時候和馬桶墊一樣髒。很多人都知道上廁所前是需要洗手的,只是沒有養成習慣,也有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上完廁所後洗手才是必要的。其實,醫學專家認為,上廁所前後洗手也同樣重要,很多醫生都有上廁所前洗手的習慣。如果能做到便前便後都洗手,健康就會增加很多保障。沒有便前洗手的習慣,可能會提高一些性傳播疾病、滴蟲性陰道炎以及泌尿系統的感染幾率。在性傳播疾病中,尤其是尖銳濕疣和淋病,都可能受手帶病毒的影響。手上的污垢、各種致病微生物如病菌、黴菌甚至性病微生物必然會粘到內褲、下身皮膚甚至生殖器上而引起病變。上廁所前洗手,女生要特別注意!女生習慣上完廁所都會使用衛生紙擦拭,如果上廁所前沒有清潔手部,細菌就很容易經由手感染到身體。尤其女生在經期的時候更要注意到這個問題,月經期間是女性抵抗力最低下的時候,病菌很容易在這個「虛弱」的時期「趁虛而入」,而且血又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此時更要注意乾淨衛生,避免泌尿系統的感染。專家指出,最好還是用洗手液進行清潔。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清水洗滌。便前洗手一定要爭取把手弄乾,可以隨身帶一些面紙。便前洗手的習慣其實不難養成,只要開始刻意做一段時間,不久以後就和便後洗手的習慣一樣了。而還有一個更加簡便也不尷尬的方式,就是隨身準備一包消毒濕紙巾,在上廁所之前擦擦手,不但方便,而且很有效。圖/freepik【溫馨提醒】1、飯前便後要洗手,便前洗手更重要。(洗手後儘量要用手腕或手臂關水龍頭)2、衛生用紙要衛生,保持清潔最重要。(衛生紙,衛生紙要乾淨存放,避免隨便放在衣服口袋,書包和錢、鑰匙、雜物等混放)3、公共廁所儘量使用蹲式馬桶。4、外出時遇到乾淨的廁所不錯過。多喝水,不憋尿。5、內衣褲勤更換,內衣外衣分開洗,曬衣服陽光直曬可消毒。6、洗手好習慣要保持。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落葉堆肥變綠金 等於1年種2萬棵大樹 下一篇文章 斑鳩御駕築巢 杜拜王子一動作超暖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6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