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在野外被獵殺殆盡的河狸,七年前重新出現在英國德文郡(Devon)東部的奧特河(Otter River)中,引起對於河狸去留的正反爭議。近日一項研究成果指出,河狸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當地政府以此允許河狸可以就地野放生存,授予牠們合法「居留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河狸原產自英國,卻因具經濟價值遭人類大規模獵殺,而自十六世紀起便在野外銷聲匿跡。但四百多年後的二○一三年,卻有人在奧特河中發現一群來路不明的河狸家族,讓動保人士大為興奮;外界推測,這群河狸極可能是遭非法野放,有動物傳染病、影響當地流域生態等疑慮,在部分居民反彈下,河狸家族一度面臨要被驅離安置的命運。
不過德文郡的野生動物基金會(Devon Wildlife Trust)和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共同推行長達五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河狸的建築習性有利於改善水質、減緩洪患速度、在森林大火時有效防堵火勢等,對環境可說是利大於弊,加上專家團隊斡旋協調,最終河狸家族得以在奧特河落地生根。
目前野放的河狸共有十五個家族、約五十隻左右的數量。環境部長蕾貝嘉.鮑(Rebecca Pow)表示,將來河狸會成為這片流域的「公民」,凡是土地上有河狸活動棲息的居民,都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這個研究成果無比重要,它告訴了我們未來可行的方向」。
保護區主管柏吉斯(Peter Burgess)則說:「這是英格蘭政府對野生動物做出最具開創性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