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車因為離地面較低,地面的輻射熱上來,會增加體感溫度,加上空間密閉,小小的位子就會愈坐愈熱,造成小孩中暑機率比成人高。圖/Unsplash
【本報訊】近日38度以上的高溫不斷,讓台灣燒成「熟番薯」,據衛生福利部統計7月每日的熱傷害人數,都至少達20人,除了高風險的戶外工作者、運動選手外,5歲以下兒童比大人容易中暑,但往往被輕忽,只要小孩有活動力和胃口變差的現象,可能就是中暑警訊,需趕快讓小孩喝水降溫。
展開防疫新生活後,常見到不少家長推著嬰兒車,帶著小孩出遊,雖然身處同一環境,但小孩出現中暑的時間、病程、機率都比大人來得快。據《HEHO健康網》報導,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大人體溫增加0.1度時,小孩可能已經增加到0.2度,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孩比大人更較容易中暑。

圖說:小孩新陳代謝率快,所以產熱多,且汗腺不發達、皮表面積比大人高,都是比大人容易中暑的因素。圖/Unsplash
報導指出,朱柏齡提醒,「雖然爸爸、媽媽都會給小孩戴上遮陽帽、擦防曬乳,卻從來沒有想過,小孩子坐的推車可能就是導致中暑的高風險因素」,嬰兒車上面雖然有遮陽的地方,但因為離地面比較低,地面的輻射熱上來,會增加體感溫度,加上空間密閉,移動時的風不一定吹進得來,小小的位子就會愈坐愈熱。
由於小孩新陳代謝率快,所以產熱多,且相對的皮表面積比大人高,代表受熱的範圍大,以及汗腺不發達等,都是造成中暑的因素,家長千萬不能輕忽。
如果小孩有活動力變差、皮膚發紅乾燥、胃口變差的症狀,或是感到頭暈、噁心想吐,這些都是中暑的警訊,朱柏齡說:「一定要移到陰涼處,可以噴水、灑水、吹電扇等,來達到降低身體溫度。」如果狀況沒有改善,最好盡速到醫院由專業醫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