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網路愈來愈普及科技愈來愈發達的中國大陸,愈來愈多的老人,正在逐漸被時代淘汰。因為,這些老人並不會使用微信二維碼,不會上網購物買票、不會網上預約醫院、不會用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買菜。老人們腦子裡有一連串的問號「為什麼商店不收人民幣了?為什麼火車站買不到票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老人不懂。他們只知道網路化的社會正在逐漸將他們邊緣化,限制他們的衣食住行。
沒有二維碼
乞丐討不到錢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二○一九年大陸滿六十歲以上人口約有二點五億,其中滿六十五歲的人有一點八億人。而中國大陸二○一八年的移動支付規模高達二百二十七兆元人民幣,上到醫院,下到買菜,無處不見的是微信掃碼付款。「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如果乞丐沒有二維碼,他都討不到錢!」
在北京勁松的手機店,店員說,到現在,還有許多老人指定買按鍵式的「普通手機」,不買智慧型手機,因為「太複雜、不會用」,也不想麻煩別人。只有打電話和發簡訊的功能。
六十七歲黑龍江省雞西市的謝姓老人在量販店買了八點八元的葡萄,付款時被收銀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用微信錢包付款。」他特別生氣:「我拿的是人民幣,又不是假鈔,這是羞辱我呢?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啊?!」
今年春運期間,在上海火車站有位來自安徽宿州五十八歲的大爺,連續跑了六趟火車站,只是想買一張回家的火車票。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因為好不容易排隊排到他時,才被告知已經沒有火車票了。鐵路局人員告訴他:「必須要上網去買。」大爺無奈地表示:「俺不會」。活了快一甲子的他覺得,在火車站買票,「背包一背咱就走了。」
連跑六次都買不到火車票,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哭的像個孩子似的。央視播出那一跪,其中的心酸和絕望,令觀眾心疼不已。
老人不懂網購
只好戴柚子口罩
如果只是平常生活中的困難,老人們還可靠鄰居或朋友解決,那在這次波濤洶湧疫情來襲之時,可以發現,一旦發生大型公共衛生災難,不懂網路不懂人工智慧的老人,就會成為第一批被淘汰的弱勢群體。
一月底到三月之間,大陸疫情最嚴重時,口罩是一罩難求。對於年輕人來說,買口罩可以不去藥店,因為他們可以上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個購物平台搶購。
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不懂網購,不知預約搶購,只能戴著自製的柚子口罩、布口罩,傻傻的等在藥店門口排隊買口罩。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更慘,或許連疫情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都不知道。
疫情之中,每個人不可缺少的是一個代表自己健康證明的「綠碼」。必須在微信小程序「健康寶」中註冊。在北京,每個胡同口都設崗,每棟大樓都設查驗口,無論是誰,只有健康綠碼合格才能被放行。
社會多點同理心
多元措施會更好
這對年輕人來說是小事,對老人來說,卻是舉步維艱。一段短影音曾在微博流傳。黑龍江黑河一個胡同口,馬大爺用的是「老人手機」,沒法掃健康碼。工作人員把他攔下,強調必須掃碼才能走!老人問:「到底要掃啥?」雙方爭執不下,最後發生肢體衝突。老人被推倒在地,面部流血受傷。
有人認為,這是老人無法「與時俱進」,基本生活技能也是循序漸進發展的,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不能不接受或不想學習使用網路找理由。但是,一種全面普及的科技,並無法顧及各年齡層,又沒有足夠的同理心去理解和幫助,「誰都會老,請為二點五億老人想想,為他們提供一下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