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台鐵局長張政源昨在鐵路節表揚大會上說,去年台鐵一般行車事故創歷年新低,僅四十起。根據台鐵統計,其中平交道事故去年有十二起。不過,今年以來平交道事故頻傳,截至目前已十一起四死,幾乎「半年已抵一年的量」,基層司機感嘆,「現在開到平交道竟還要注意輾死人!」坦言現在開車都「怕怕的」。
今年光是四月就四起,共影響三萬名旅客行程,尤其四月十日高雄楠梓區屏山巷平交道事故,一台聯結車區闖入和列車碰撞,造成該區間車車頭全爛,波及一點六萬人,台鐵還因此向肇事者求償三點二億;五月十六日在高雄田尾平交道,列車撞上一名騎腳踏車侵入路線的婦人,還有國中會考考生因此遲到。
台鐵上月底為此與台鐵企業工會研商對策,根據會議紀錄,綜合各處所提危險平交道交叉比對後,選出二十六處優先改善平交道。工會也提出平交道改善2.0,希望平交道作動點按不同車種有所不同、紅外線偵測範圍加大、視距不足的平交道提早作動,以及所有告警動作要讓平交道兩端站接收。台鐵局已請相關處室評估可能性。
台鐵說,在強化作為擬定前,先於路線複雜或肇事率高處派保全看守,並提供錄影監視系統,讓警務單位裁罰,以嚇阻闖越,以及加強現場宣導等。另正辦理平交道防護設備更新案,包含平交道遮斷機、集中監視系統、告警系統與監視錄影設備等,依設備特性整合成不同採購案件,其中遮斷機將優先辦理,預計今年決標。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羅孝賢說,平交道是「絕對路權」,遮斷桿放下來後,人車不能通行,但不能說闖越就要人家命,可思考在遮斷桿放下後預留空隙,或提早警示,讓人知道犯錯,而不會變成要命事故。若想徹底杜絕事故發生,還是要進行鐵路立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