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勞動部勞保職業病給付最新統計數據出爐,去年職業病給付人次不增反減,給付七百四十四人次,較一年減少十三人次。其中職業相關癌症從前一年五十五人次減為四人次,過勞案件也只有六十件,近九年最低。但精神疾病給付人次八件是歷年最高,多是職場霸凌引發憂鬱或焦慮症。
中山大學附設醫學院職業醫學科主任陳俊傑說,若屬椎間盤突出、腕遂道症候群、下背痛等輕症,健保給付方便,不一定要用職業病門診單。至於重症如職業相關癌症,因需要暴露及環境監測等證據,勞工申請鑑定不易。
早期國人缺乏職業病觀念,每年勞保給付四、五百人次。直到過勞死案件增加、職業病議題受重視,職業病人口才逐漸浮現,勞保職業病給付人次二○一一年後快速增加,每年達到八、九百件。
不過,近四年來職業病給付人次又明顯下滑,掉到六、七百人次,去年給付總人次七百四十四件,較前一年的七百五十七人次減少十三人次。其中職業相關癌症只有四人次,較前一年五十五人次大減。勞保局說,主要是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汙染事件判決後申請給付集中在二○一八年,因此當年度人次暴增。
精神疾病職業病案例去年八件,是二○一一年以來最高。勞保局說,主要態樣以因職場霸凌,致罹患憂鬱症最多,例如因工作表現不佳,無法符合主管期待,於工作中經常遭受主管責罵,甚至於同事或客戶面前遭大聲辱罵等,造成當事人極大壓力。也有勞工遭受主管行為暴力,出現高度焦慮、睡眠障礙等症狀,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