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溼會致命 台灣夏天更難熬

 |2020.05.19
1760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研究氣候變化的科研人員一直警告,地球再過50年將出現「近乎不適宜居住」的高溫天氣。研究分析從1980至2019年、全球近8000氣象站的每小時數據,極端高熱高溼的氣候頻率增加了1倍,高溫加高溼會讓人體喪失排汗散熱功能導致死亡。台灣夏天正是高溫高溼的環境,我們更應重視這個變化對台灣的影響。

氣候變化似乎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現實關係遠比你想象的還要近,因為極端天氣已經在悄然發生。

根據發表在美國《科學進步》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高溫和高溼結合的危險天氣已經在全球顯現,雖然有時它只持續幾小時,但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已經愈來愈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從1980年至2019年來自全世界近8000個氣象站的每小時數據。結果顯示,一些沿海亞熱帶地區的極端高熱和高溼天氣的頻率增加了1倍。這裡值得關注的是,高熱和高溼的天氣結合現象是最危險和最致命。


圖/unsplash

極端天氣組合已經開始在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西北部、紅海沿岸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灣的墨西哥沿岸頻繁出現。

其中,在沙特阿拉伯的達曼市、卡塔爾的多哈市以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拉斯海瑪市還出現了最高,具有潛在致命的高溫高溼讀數多達14次。與此同時,東南亞、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加勒比海和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影響。

此外,極端天氣近年來也數十次影響美國東南部,比如,德克薩斯州東部海灣地區、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和西佛羅里達狹長地區。其中,新奧爾良和比洛克西市受到的影響最大。

●溼度增強 排汗降溫下降

要想弄清多熱高溫才算危險致命,我們首先要弄懂兩個概念:溫度與溼度。世界上大多數官方氣象站都使用兩個溫度計來測量天氣狀況,即溫度與溼度的讀數。

平時大眾所看到的是溫度讀數,另外一個重要天氣讀數則是溼度,測量的是空氣中的相對溼度,通常溼度都要比溫度低。

對人類來說,高溫與高溼的天氣組合最危險,有潛在致命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溼度(也是我們平時所感覺的溫度)至關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體內的正常溫度為攝氏37度,但實際上我們皮膚表面的溫度通常是35度。


圖/unsplash

溫差讓我們透過汗液消除體內多餘的熱量,但當空氣中的溼度增強,就會影響人體的這一自我調節功能。尤其當溼度達到35度或以上時,人體汗液蒸發放緩,透過排汗降溫能力也迅速下降,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停止。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除非能躲到有空調的地方,否則,人體無法散熱,會導致器官衰竭,即使身體強壯的人,最長撐6小時也會死亡。

2015年,氣象人員在伊朗城市馬赫夏赫爾港測得的溼度逼近35度,溫度則為43度。根據最新研究,波斯灣一些城市的溼度曾十幾次達到了35度的峰值,並每次持續了1至2小時。

報告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的雷蒙德(Colin Raymond)表示,在2100年之前,溼度達到35度的天氣會在一些城市地區成為普遍現象。不僅如此,據研究顯示,在一些局部地區這一極端天氣已經發生了,儘管每次持續時間比較短暫。


圖/取自BBC

●貧窮無電 生存風險升高

這種極端天氣大多集中在密閉的海洋、海灣和海峽沿岸地區,該地區蒸發的海水為熱空氣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增加了溼度。研究顯示到2100年,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區將接近人類生存極限的臨界點。

雷蒙德表示,希望這些研究數據不但幫助人們了解誰最危險,並及時發出警告。 而且,還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做凖備,比如提供空調設備、減少室外勞動以及採取長期有效措施等。

研究報告聯合作者霍頓(Radley Horton)表示,那些處於極速變暖的貧窮地區令人擔憂。霍頓說,因為他們沒有防暑設備。窮國許多人連電都沒有,更別提空調了,因此風險最大。


圖/取自BBC

霍頓表示,當地的許多人以農業為生計,每天從事戶外繁重的勞動。僅這一事實就可能使一些受影響最嚴重地區基本上無法居住。

而如果氣候繼續變暖,得不到有效控制,這種高溫高溼天氣還會愈來愈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氣候學家舍伍德說,這些測量結果表明,與我們從前所評估的正相反,人類的安全空間已經很小了。


圖/取自BBC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