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頃種1萬棵樹 他樂當山林守護者

 |2020.05.19
1838觀看次
字級
圖說:王要正多年來堅持營造本土林地生態,維護樹林。圖╱謝進盛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白河區「素人作家」王要正,為照顧父親,29年前辭職返鄉務農,在自家10公頃林地前後種下1萬多株樹復育山林,被外界稱為「造林怪傑」;他用具體行動,希望喚起外界更重視生態保育,延續下一代山林保育重任。

59歲王要正小時候住嘉義縣竹崎山區,6歲隨父母遷至白河關子嶺南寮現址,從小到大都與山林為伍;成大化學系畢業,在高雄某化學廠工作2年,因父親嚴重心臟病,決定辭職返回家鄉照顧,一待已近30年。

王要正在偏遠山區務農,守著父親的林地,搭上市場需求,關子嶺山區早年不少地主,紛紛將原有林地砍除改種檳榔以增加收益;王要正擔心栽種檳榔,日後噴藥不利管理,恐成山林浩劫。

結果,他反其道其行,除利用有數公頃林地造林,10多年前陸續購置附近農地,總計約10公頃,種下楠木、杜櫻、烏心石、櫸木,可吸引蒼鷹、食蛇龜、藍腹鷴等來作客,打造心目中豐富林業生態。

多年前,台灣掀起一片「櫻花熱」,也有人建議王要正要砍除部分林地改種櫻花拓展商機,他認為,櫻花為外來種,強行栽種不倫不類,堅持自己想法,在山林保護之路上,樂當孤獨執行者。


圖說:王要正長期用行動守護山林,外界稱為「造林怪傑」。圖╱謝進盛

「大前提是遵照自然,適度人工介入,營造多層次林相。」很有自己想法的王要正,談吐間有著對生命領悟,累積的生活哲學更饒富禪意;他說,生命原生之道,實乃對焦於成全周邊其他物種生息繁衍,絕非僅只顧全一己生息繁衍而已。

他認為,萬物皆有「神」,悟出道理後,決定改變心態,用生態保育態度,維護這片樹林,在偏遠山區樂當山林守護者。

其實,理工背景出身的王要正,文筆犀利,流露濃郁文學氣息,在成大時就以寫手在同儕間著稱,多次在校內外創作比賽獲獎。對於生態觀察有獨到觀察的他,約6年前獲得文化部補助,出版《鸚鵡》一書,透過小說方式,闡述對生態的觀點,讓山林伊甸園願景,持續延續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