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疫情趨緩,景氣何時可復甦?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在立院答詢時表示,台灣會受國際經貿影響,第二季還看不到復甦,不敢說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一」沒有問題,預期外來經濟復甦會呈Nike商標的「打勾」型比較合理,上來是緩慢的不是陡峭的。今年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在消費,也就是紓困跟振興的力道是否足夠強,「這很重要」。
楊金龍曾認為經濟復甦很可能呈「U」型,會有報復性反彈,但昨天他改稱緩慢復甦的「打勾」型比較合理,呈現相對悲觀的態度。
楊金龍說,國際經濟還是在惡化,第二季不會復甦,台灣雖然疫情控制好,但國外經濟成長和貿易當然會影響台灣的經濟表現,我國第二季也還看不到復甦。
至於會不會再降息?楊金龍表示,台灣還有降息的空間,但疫情是循環性非結構性的問題,各國紓困多以財政政策為主,把錢打出去直接讓消費者拿到錢消費,對經濟比較有貢獻,貨幣政策只是提供流動性,想透過降低利率來刺激消費及投資並不容易,並非利率低放款就會增加。
央行最近一次標售二年期定存單的得標利率竟比一年期更低,罕見出現「倒掛」的情況,楊金龍解釋,一年期存單標售金額一千七百億元,二年期只有四百億元,是「量的問題」;其次則是因對預期的反應,二年期較慢,若一年期跟上次一年期相比,二年期跟二年期相比,減的幅度一樣。
立委也關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否會因兩岸關係惡化而終止,可否以新南向來彌補?楊金龍表示,兩岸間的貿易關係現在依然很密切,兩岸跟新南向關係不太一樣,希望經濟歸經濟,但經濟當然會跟政治有連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