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狂跳卻查不出原因 可能是恐慌症上身 |2020.05.13 語音朗讀 21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身心科何鎧任醫師表示,因「自律神經失調」 的恐慌症,常是和血清素不足有關。圖/unsplash 【本報訊】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臟不時亂跳,你是否也是這樣,彰化一名張姓婦人老覺得心臟不舒服、胸悶,嚴重時甚至吸不到氣,經多次心臟科檢查都沒問題,最後在身心科診斷出是「自律神經失調」的恐慌症,經施以三周的血清素治療後,婦人症狀明顯改善。52歲婦人老是覺得心臟不舒服,症狀就像心臟病一樣,陸續做了各種檢查,醫師都說「你的心臟沒問題」,但婦人說,每次發作都很突然,一下子就出現胸口不舒服、心臟怦怦跳,喉嚨好像有東西卡住,頭也暈暈的,全身都冒汗,嚴重的時候還會吸不到氣,每次都她覺得快死掉了,前後花了兩年時間做檢查,仍查不出原因。在家人建議下她到彰化員榮醫院身心科看診,員榮醫院身心科何鎧任醫師說,張姓婦人的症狀屬於身心科常見的焦慮症狀,醫學上稱為「恐慌症」,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型態。圖說:當血清素不足時,就容易引發恐慌症狀,尤其以心臟最為敏感。圖/unsplash何鎧任說,根據精神醫學最新的研究認為,大腦的血清素掌管情緒變化,當血清素不足時,就容易引發恐慌症狀,從頭到腳全身都會不舒服,尤其以心臟最為敏感,由於不舒服的症狀源於大腦中血清素不足,再精密的心臟檢查都無法判斷是否真有構造上的缺損,多數有經驗的心臟科醫師知道這就是恐慌症,會請患者趕快到身心科就診。血清素不足有時和體質或遺傳有關。何鎧任說,外在環境壓力大時,也會造成血清素降低,必須施以血清素治療,才能緩解恐慌症,這種「自律神經失調」的恐慌症從年輕的20~80多歲都可能發生。「自律神經失調」常合併有睡眠障礙,而且因恐慌發作常是無預期的,有些病人心臟非常不舒服,覺得好像心臟被裝上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發作的痛苦才是最折磨人,也會變得不愛出門或不敢開車。張姓婦人經過三周的血清素治療,相關症狀明顯獲改善,晚上也能好好睡覺,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不舒服,不過已經不那麼擔心心臟問題,也不需要常常跑急診室,心情也不再總是那麼恐懼和煩躁。圖說:「自律神經失調」的恐慌症,年輕、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好消息!中藥方可治新冠病毒 送疫情指揮中心討論 下一篇文章 收冬衣引發過敏 塵蟎惹禍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保密防跌 強化骨鈣是關鍵咖啡、柑橘不宜同食 恐增胃食道逆流風險創作繪本 女孩圓夢外食避免額外調味 吃蔬果運動助排鹽無價的禮物 器官捐贈 讓生命更美麗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