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牡蠣殼變防火材 中正高工創意奪冠

 |2020.05.11
4197觀看次
字級
中正高工學生以《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參加「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榮獲全國第一名。圖/聯合報

【本報訊】上個月錢櫃KTV大火多人傷亡,最近高雄醫師世家五人命喪火窟,火災再受矚目。高雄市中正高工師生團隊研究發現,牡蠣殼中的碳酸鈣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能隔絕火焰。團隊以《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參加今年5月由教育部舉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全國第一名。

延伸閱讀:影音/躲浴室、溼毛巾摀口鼻都不對 火場求生看這裡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在建築物室內裝潢中,常使用回收的木屑製作成纖維板,缺點是耐燃性低,一遇就大燒特燒反成助燃物。牡犡殼雖是廢棄物,但它的成分是碳酸鈣,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碳與氧化鈣,二氧化碳可降低可燃物周圍的氧氣濃度,有防火的效果。


影片來源:Youtube/張永翔/《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

中正高工建築科教師張永翔與化工科教師張文瀚,帶領學生洪宇珊、林宗穎、張棚秝、賴育秀與林逸安,針對耐燃建材進行研究。他們將磨碎牡蠣殼與木屑,依不同比例製作6塊纖維板,依據《消防法施行細則》的「防焰性能試驗基準」,進行2次防焰試驗。使用相同燃燒時間,觀察纖維板燃燒情形,並紀錄每塊纖維板的餘焰時間、碳化面積與碳化距離。

研究結果發現,以碎木片、鉋花製作的纖維板,只要加入超過60%的牡蠣殼屑,即具有防焰效果。火災發生時,牡蠣殼纖維板火焰在3.24~8.85秒內會自動熄滅,只會在纖維板表面留下燒焦痕跡,碳化面積在54.5平分公分內,不會向四周擴大燃燒。

圖說:為讓大家更了解研究成果,學生還錄製影片公開製作過程。圖/聯合報

建築科學生洪宇珊表示,牡蠣是台灣重要的養殖水產物,牡蠣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密度較大,是空氣的1.5倍,容易沉降在下方,可以阻隔助燃物和燃燒物接觸。

師生指出,KTV、旅館、電影院等營業場所,建材必須使用耐燃材料,若能利用牡蠣殼特性製作環保纖維板,運用於室內裝潢中,不僅可以解決每年1萬多公頓廢棄牡蠣殼被任意丟棄,也符合耐燃建材水泥板、石膏板、矽酸鈣板的要求,於火災初期時不易使火勢擴大。

圖說:成品經由本生燈燃燒測試,證明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確實防焰性能。圖/聯合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