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土耳其伊斯坦堡德德曼(Dedeman)清真寺,門口的鞋架沒擺鞋了,則是堆了義大利麵、油,以及一袋袋的餅乾零食,看來跟超市貨架沒兩樣(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走進土耳其伊斯坦堡德德曼(Dedeman)清真寺,門口的鞋架沒擺鞋了,則是堆了義大利麵、油,以及一袋袋的餅乾零食,看來跟超市貨架沒兩樣。但這些東西只送不賣,只有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有急用的人可以取用。德德曼清真寺在窗上貼了告示:「請有能力的人留點東西,需要的人則可取用。」
土耳其各地清真寺因疫情暫停集體祈禱後,三十三歲的德德曼清真寺伊瑪目(教長)卡基爾(Abdulsamet Cakir)靈機一動,想出這個點子援助貧民,「我想把富人與有需要的人連結在一起,恢復清真寺的活力。」卡基爾表示,他這麼做的靈感,來自鄂圖曼帝國時期稱為「慈善石」的捐獻文化。
所謂的「慈善石」,是一種為連結富人與窮人、豎立在城內特定地點的小柱石,目的是以有尊嚴、不冒犯的方式救助有需要的人,有能力的人可在慈善石上方洞內留下東西,數量不拘,有需要的人則只取用需要量,把東西留給其他也有急用的人。
德德曼清真寺提供這項服務已超過兩周,每天幫助一百二十人,名單上列的人數逾九百人;每次最多只能有兩人戴口罩和手套進寺內拿取物資,大家彼此保持數步的距離。德德曼清真寺不接受現金捐獻,只接受物資,麵包廠、烘焙店、水公司紛紛響應這項服務。現在,清真寺的架上堆滿土耳其各地物資,也不乏海外捐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