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忽長忽短 最傷心血管 |2020.04.16 語音朗讀 18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睡眠規律是一種可改變的行為。圖╱捨禹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想睡到自然醒就睡到自然醒,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但是隨意睡眠卻不利身體健康。近期的《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一項研究首次證實:睡眠時間不規律, 5年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翻倍。睡眠狀態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係可以說是正反兩面,一方面睡眠影響心血管疾病的致病過程;另一方面,睡眠的狀況也可以反應潛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如白天睡覺時間久,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預兆。睡眠都是有慣性的。整體來說,睡覺時間有時1天8小時,有時1天4小時,這肯定不能算穩定,而入睡時間點也是影響之一,凌晨3時和晚上11時睡覺,第二天起來能一樣嗎?哈佛大學團隊進行研究,希望把這種影響真正量化。研究分析的數據,有近2000名受試者,平均年齡79歲。除了傳統的調查問卷,並加上睡眠監測手表,要求受試者們連戴7天,從而獲取一周內每晚的睡眠時長和入睡時間點。在獲取數據之後,研究團隊分別獨立計算睡眠時長,和入睡時間點的標準差。舉例來說,一名受試者每天都是晚上10時睡,早上6時醒,那麼這兩項標準差都會非常低。而另一名受試者則是,周一12時睡6時醒,周二凌晨3時睡8時醒,周四又變成10時睡4時醒,入睡時間點這一項的標準差則相當高。睡眠時長的差別低於60分鐘,入睡時間差低於30分鐘,在分析中被認為是睡眠最規律的人群。如果不規律程度比較大,也就是睡眠時長差超過了120分鐘,入睡時間點差超過90分鐘,影響就非常大,這兩項都與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升高1倍以上有關。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中,有40%的受試者睡眠時長不夠規律,25%的受試者入睡時間不規律。在此期間,共有111位參與者經歷了不同的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圖說: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想睡到自然醒就睡到自然醒,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圖/取自網路研究小組注意到,表現出最不規律的睡眠模式的參與者(每晚睡眠時間差異大於或等於2小時的參與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差異小於或等於1小時的參與者相比,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兩倍以上在睡眠時間。即使在調整心血管問題的其他風險因素之後,研究人員仍發現,不規律的睡眠方式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聯仍然很明顯。研究中也強調,醫學現在對睡眠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認知還只是冰山一角,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才能以睡眠為突破口,控制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的睡眠時間更長,而肥胖的人往往睡的時間更晚;而規律性是預測人的心臟和代謝疾病風險的不二手段。科學家已經知道,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沒有足夠的睡眠,從認知功能到免疫力,健康的幾乎每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研究小組指出,睡眠規律是一種可改變的行為。將來將更一步探討是否能透過改變自己的睡眠持續規律的方式,可以降低一個人將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圖說: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圖╱捨禹 前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全球首例 泰國法醫相驗遺體感染亡 下一篇文章 阿拉伯世界缺水 7400萬人染疫風險高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10【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