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美國一對父女,為了幫助失業的民眾,以將近新台幣8萬元的金額幫大家買單。示意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美爆發後,各大企業開始實施居家辦公,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也引爆一波失業潮。在美國維吉尼亞州(Virginia),一對父女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幫助失業的民眾維持日常生活。當他們走進超市,發現有人因為負擔不起商品的價格,失落地將商品放回架上後,這對父女決定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幫民眾買單。最後,他們付了將近8萬元新台幣的費用,幫助30位陌生的民眾購買日用品。
根據《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擔任修車技師的麥克(Michael S. Megonigal)和他的女兒瑪麗(Marley)想為受到新冠病毒衝擊而失業的民眾盡一份心力,不過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近日,他們前往貝利的十字路口(Bailey's Crossroads)上的超市購物時,發現一名顧客因為負擔不起商品的價格,決定將購物車中的商品一一放回架上。麥克靈機一動,馬上告訴收銀員,他能為這些排隊的顧客買單。
起初,麥克只打算以最高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來為民眾買單,不過他不斷地把金額提高。超市的負責人亞歷克斯(Alex Lee)回憶起當時的景象表示,「麥克就站在收銀機的後方,慷慨地說到『就這麼做吧!我們是受到祝福的。』最後總金額來到2523美元(約新台幣76825元)。」
起初很多民眾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也有人對麥克的行為感到困惑。有些民眾在麥克的鼓舞與瑪麗的幫助下,還多拿了許多他們因無法負擔而擺回架上的商品。麥克滿足地表示:「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笑得如此燦爛的人,他們真的很快樂、感動」。
事實上,當地屬於藍領社區,由於政府頒布居家隔離的政策,再加上美國經濟停滯,造成許多人需要兼兩份工作才能養活家人,生活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