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與看不到的《人間福報》

文/羅國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 |2020.04.01
215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福報》創刊於2000年4月1日,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選在西洋愚人節這一天?星雲大師說效法「愚公移山」的傻瓜精神。


文/羅國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

一直與讀者素面相對的《人間福報》20歲了。在家裡、圖書館、便利店報架上,《福報》不喧嘩、不擦脂抹粉、不搔首弄姿故作驚世駭俗,始終就是端莊雅緻、意態從容,以簡樸的姿態走進你我生活。

20年來,世界、台灣都經歷劇烈變化,但人性、人情,以及對真善美的渴望,這些恆定的價值根深柢固。《福報》這些年當然也曾改版,與時俱進,但讀者慧眼可知,《福報》的基本價值觀始終不變,花草一歲一枯榮,而參天大樹我自巍然不動。

我們愛惜《福報》,正是因為這份身處滔滔濁世,卻閒雅自適、潔己自重的獨特氣質。

這種氣質形之於外,為眾目共見的是「淨」與「靜」。

《福報》的「淨」,首要來自於內容的精心選材。細心的讀者如果比報,不難發現,《福報》的頭條新聞幾乎都與一般報紙選擇不同,譬如,台中烏日的古蹟修復、體操選手的創新動作、台東偏鄉「幸福輪轉手」提供交通接受服務。這些頭條新聞,關心土地、人文乃至環境、生態、文化,在眾聲喧嘩中開闢一條新路。

讀者隨著《福報》的導引,從第一落新聞到第二落副刊、家庭、兒少的軟性題材,所有內容都是乾乾淨淨,沒有煽情渲染、暴力色情。《紐約時報》自許是一份「不會弄髒早餐桌」的報紙,在台灣,《福報》當得起這個稱譽。

《福報》的「靜」,則自內容的「淨」衍伸而來。在資訊超載的今天,手機不斷跳出推播快訊、電視跑馬燈日夜狂奔、網媒誇張炒作的標題黨,讓很多人應接不暇,心浮氣躁。而讀《福報》,有溫暖的故事、激勵人心的金句、科學新知的介紹,我們猶如在綠洲中,飲下清涼甘泉,疲累煩躁的身心得到安頓,以一顆安靜澄淨的心穩步前進。

「淨」與「靜」,是《福報》的讀者天天閱報可以看得到、體會得到的。另外一層「敬」,則是我與《福報》的特殊因緣,而得到的體驗。

我曾擔任《聯合報》總編輯,現任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這是台灣媒體獨一無二的組織,專責以深度報導,推動正向改變,目標是「努力讓台灣更好」。

因為工作關係,常常與《福報》的工作同仁、師父來往,碰面總是合十問好。有一天,《福報》同仁向我邀約,為他們上課,講解如何規畫深度報導。我應允後,去上過幾次課,那真是難忘的經驗。我常有演講的機會,卻少見這麼認真的聽講者,他們全程專注,不時筆記,積極發問。

課後和他們交談,知道他們希望做出更有內涵的報導,能夠改善社會問題,讓《福報》讀者享有更優質的內容。這種敬於事,敏於行的態度讓我很受感動,他們真正是以誠敬之心,想辦好《人間福報》,並且讓人間得享福報。

這三個同音字,也可以當成我送給《福報》的生日禮物:事事存「敬」,天天為讀者送上一份既「淨」且「靜」的《福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