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福衛七號昨天上午十時起將所觀測資料分享全球,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說,氣象局自上一顆氣象衛星福衛三號運行後,開始發展太空天氣預報,目前預報九成採用福七的觀測資料。太空天氣預報包括太陽黑子觀測、電離層濃度等項目,影響導航定位、通訊。
氣象局二○一五年成立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說,太空天氣是指距地面八十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變化,包括太陽黑子、日冕、太陽閃焰等現象的變化,如變化太劇烈,會對高頻通訊、全球定位系統、航空雷達等產生干擾。
福七資料回傳地球三十分鐘,程家平表示,氣象局同時是人造衛星資料的接收中心,也是資料的應用中心,這是提高資料使用速度的原因。有些國家兩者分開,整合時間較長。福七資料除用於太空天氣預報,觀測的大氣層資料如溫度、溼度,也融入國人每天看的天氣預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