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 打亂中藥供需市場

羅智華、邱榆蕙、陳玲芳綜合報導 |2020.03.06
2715觀看次
字級
中藥材貨品,有八成是向大陸進口。圖/資料照片
中藥材貨品,有八成是向大陸進口。圖/資料照片

【記者羅智華、邱榆蕙、陳玲芳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不只航空業、觀光旅遊業等行業受倒衝擊,就連中國大陸中藥材產業,也因防疫停工期拉長而受波及,連帶影響台灣中藥供需市場,使得中藥材供應量減少了約三、四成左右,讓中藥業者叫苦,也造成有需求民眾搶購,

新北市一間六十年老藥鋪老闆表示,大部分的中藥材行的貨品,有八成的是向大陸進口,但是受疫情嚴重影響,上游貿易商的供貨量已經一團亂,價格與品質不一,讓零售商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另一方面,來店抓藥的客數徒增五成,藥鋪從實體店面、網路上的私訊接到客人藥單,店裡三、四個人手從早到晚都在包藥,早餐放到中午吃,中午與晚餐併用,等到不耐煩的客人還會抱怨幾句,因此現在請客人晚上或隔天再到店拿藥。

貨源靠庫存撐

限制來客抓藥量

該名老闆指出,有罹患慢性病的客人,怕之後,本來醫師處方籤只開三到五天,客人自行改成抓半個月的藥量,目前貨源基本上是庫存量在撐,不得不慢慢限制來客的抓藥量,尤其有幾味藥可能剩不到一個月份,他說:「現在是最忙的時侯,之後沒貨就很閒了。」

桃園市一名古姓中醫師指出,以往診所叫貨時,藥粉都會一次進一打的數量,但是供貨商現在限制一次只能叫一到兩罐,藥粉不足的情況下,醫師得少開藥來節流,他預見供貨情況若持續惡化,中醫診所將面臨停業。

中醫師施丞修說,這段期間來看感冒、肺炎的人,他較常開的藥方包括金銀花、板藍根、連翹、魚腥草,除了魚腥草台灣本地有種,前三者的產地都在大陸,這些藥材他都有「適度囤貨」(因大量囤積會有受潮、變質之虞),儘管購買成本增加了,診所也是自行吸收,只盼這波疫情早日結束。

中藥材盤商戴龍成指出,因疫情關係,大陸採摘藥材的業者幾乎全面停工,加上大陸管制貨物進出口,國內業者也擔心貨物受到感染。當貨進不來、需求又增加,進貨成本都漲了兩三成。甚至如金銀花、板藍根等對肺部有益的藥材,漲幅更是大到驚人,如金銀花一斤從六百漲到九百,板藍根一斤也從一百元漲到一百八。

進口商:天氣變熱

問題迎刃而解

這種情況可能延續多久?戴龍成從進口商口中得知,至少還要等三個月。不過他說,等到六月天氣變熱了,屆時疫情可能比較緩和,但會吃藥膳食補的人也變少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嘉義市中藥製造業職業工會理事長許淑賢表示,由於台灣長年來仰賴大陸進口中藥材的比例相當高,台灣現階段除了先「共體時艱」外,她建議未來也應該要增加國內「自給自足」的中藥材供應量,像台灣本土種植的紅棗、枸杞等品質向來都很不錯,苗栗銅鑼種植的菊花也十分受市場肯定,若能提高種植的產量與面積,應該有助於降低台灣中藥材長期仰賴大陸進口的比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