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已初步完成新版公眾集會指引,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一千人以上的室內外活動都視為大型集會,建議大型活動暫緩,但活動如有舉行必要性,需進行風險評估,規模愈大,風險評估會愈嚴格。
陳時中說,未來大型集會、遊行若具立即舉行必要性,指揮中心將進行風險評估,包括掌握相關參與者旅遊史和接觸史,以及舉辦地點空間大小等。
但陳時中也提及,由於集會樣態、形態多元,無法以剛性指引強制要求停辦,仍以柔性評估為主。至於企業指引,公司企業同屬長時間共處單一密閉空間,將分為內部有無群聚感染兩種情況,進一步制定禁止事項及注意事項。
行政院則表示,指引是建議,並沒有拘束力,但活動主辦方若不遵照,則要自行承擔相關風險。
北市府為了降低群聚感染風險,昨下午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中針對北市府舉辦活動訂出五大標準作業流程,局處若要舉辦室內活動,需保持空氣流通、量體溫、戴口罩,還要造冊管理、參與者全程保持一公尺距離。
另外,股東會旺季將在五、六月到來,立委沈發惠表示,衛福部發布最新公眾集會指引,應避免一千人以上聚會,但例如去年鴻海股東會就有三千人到場,如果不在六月底辦完股東會,還會被罰,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將根據四、五月疫情,在股東會旺季來臨前,研擬相關指引,若六月底無法開完股東會,不排除罰則從寬,甚至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