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財經網站CNBC報導,根據一份新研究,新冠病毒疫情爆發,隨後中國大陸許多地區封閉停工,可能對全球逾500萬家企業造成的影響。
全球商業研究業者鄧白氏(Dun&Bradstreet)發布特別報告,分析新冠病毒衝擊最大的中國省分,發現那些地區和全球商業網絡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根據這份報告,截至2月5日,有100個確診案例或以上的受災地區,中國有超過90%的活躍企業設在此處,這些地區大約有4萬9000家公司是外商分支和子公司。
在受災區設有子公司的企業,總部設在香港的將近半數(49%),在美國的有19%,在日本的12%,德國5%。
鄧白氏的研究人員發現,全球至少有5萬1000家公司,包括財星1000大企業中的163家,在受災區內有一家以上「一級」供應商;至少500萬家公司,其中938家名列財星1000大企業,有一家以上「二級」供應商。
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和全球企業的影響已經拖累今年經濟成長的預測。穆迪公布的研究報告將全球成長預測下修0.2個百分點,20國集團(G20)2020年整體成長年增率估計為2.4%,中國則減速至5.2%。
鄧白氏報告還點名,受災區內80%的企業屬於服務、批發貿易、製造、零售和金融服務等5大產業。
陸50%門市零售業要求減租
另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中國大陸商業不動產景氣,商仲業高力國際針對中國大陸房東、租客與房地產投資人啟動電話民調發現,80%零售業租戶認為收入減少,因此有50%零售業租戶認為,房東應該共體時艱減免1至2個月租金。上述特定對象遍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蘇州,杭州,大連等重點城市。
此外,高力國際針對上述客戶的調查,約有79%的企業已於2月10日復工,不過因應疫情,有81%企業讓員工在家遠距辦公,衍生出數據中心企業後續成長空間相當大,因此有80%數據中心參與營運商認為,未來有望從遠距辦公商機獲得利益。
而中國國資委18日表示,央企所屬的生產型企業開工率已逾8成。國資委指出,部分央企推出扶持產業鏈措施;央企也承諾不對欠費企業停電、停機,發揮「國家隊」擔當。
據統計,國資委監管央企所屬的2萬多家生產型子企業開工率已超過80%,石油石化、通訊、電網(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的開工率已超過95%,有些已達100%。
陸車廠復工問題多
中國大陸因新冠病毒疫情衝擊,許多工廠重新復工,日系主要車廠17日開始復工,但問題重重,像是零組件供應混亂,工人造成數量受到限制,不只日系車廠,一些國際汽車大廠也受到影響,要回到正常恢復生產,似乎還需要一點時間。
日經中文網報導,由於疫情爆發地湖北省是許多汽車零組件的生產基地,有些零組件很難快速實現替代生產,像是南韓現代汽車在南韓國內的工廠從12日起部分停工,就是因為從中國進口的電裝零組件「束線」缺貨,馬自達也因為無法像往常一樣從中國採購零組件,在日本國內工廠暫停部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