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蕾絲遇上東方織繡 沈海蓉的立體紙繡創作

◎賴瀅如 |2007.08.12
1402觀看次
字級

當西方的蕾絲遇上東方的織繡,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近日在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的「Sayhello沈海蓉立體紙繡創作」,值得你去觀看。

「『沈海蓉』好熟悉的名字!」沒錯!她就是多年前的中視當家花旦,曾經主演過許多至今令人難忘的連續劇,還記得《一翦梅》裡的「沈心慈」嗎?

目前「演戲」已不是她的生活重心,近年來她忙著立體紙繡藝術的創作和教學,成了學生口中的「沈老師」;也在淡水成立工作室,努力推展「紙繡藝術」。

「紙蕾絲」是她在國外進修時期所接觸的一種手工藝,原本就具有深厚傳統手工藝學習背景的她,大膽地將織繡和蕾絲二者融合在一起,在描圖紙上呈現一種繡線勾勒的立體畫法,製成賀卡、書籤、燈飾、包裝盒的一角或應用在畫作上等,手作的趣味以及藝術的美妙,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友誼加溫了。

「我懂湘繡的,沒有繡線,怎麼能說是『繡』?」一位深習湘繡,有著一頭銀髮的女士,在淡水小白宮的紙繡展覽會場向沈海蓉提出疑問。

「對!我的作品的確沒有繡線,我是藉著一支針筆來表現織繡的線,請您仔細看看……,這幅作品禮服下方的裙擺處一絲一絲如金線的細紋,是不是細緻得讓人以為是繡上去的,其實這就是我嘗試以特殊針法,創新的紙繡技法,利用描圖紙的透亮呈現『繡』的效果,多了這些加工,讓夢幻、柔美的紙蕾絲作品多了古典味,並更細緻。」

聽完沈海蓉的解釋,這位女士抬手推扶眼鏡,貼近作品仔細看了很久,然後對沈海蓉微笑、點頭,沉默不語,繼續和她的家人觀看其他的展覽作品。

「老人家的疑問應是來自心底對舊時代傳統藝術的堅持和執著,而我將蕾絲和織繡結合,是個創新,我希望在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也不要忘記過去值得珍藏的傳統。對年長者而言,我的作品牽引他們走入某種回憶,而年少者則以手工藝看待,探索其中的樂趣,這一針與一筆,蘊含了新舊之間令人期待的傳承方式,因此保存下來。」

「我就是要趁著還有眼力、體力時,趕快做自己想做的事,『演戲』在我的人生已精采過,『紙繡藝術』是我下一個階段的人生夢想,如果我現在去大陸拍戲,紙繡創作這件事一定會停滯下來,等我老了想在回過頭來做,可能已經沒有心力了……」

「……一翦寒梅 傲立雪中 愛我所愛 無怨無悔……」也許這就是沈海蓉創作的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