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習營 培養印尼佛教人才

人間社記者侯雅倫、陳瑞旗日惹報導 |2019.12.30
1803觀看次
字級
馬來西亞佛光山與印尼佛教總會聯辦首屆印尼婆羅浮屠佛教村教師研習營,近百位來自佛教村落的教師歡喜與會。圖╱東禪佛教學院提供
以印尼語進行聞、思、修、證四層次的讀書會,教師們十分認真學習。圖╱人間社記者黃裕蓉
人間佛教讀書會培訓教師陳立輝帶領動畫讀書會,趣味盎然。圖╱人間社記者黃裕蓉

【人間社記者侯雅倫、陳瑞旗日惹報導】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二十一日率領東禪寺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理事,以及讀書會種子團隊,赴印尼日惹,體驗婆羅浮屠佛教歷史,並考察九世紀佛教在印尼發展史,同時也為二○一九年印尼婆羅浮屠佛教村教師研習營主持開營典禮。

此研習營是由馬來西亞佛光山與印尼佛教總會(WALUBI)聯合主辦,旨在培養印尼佛教師資人才,奠定印尼佛教發展基石,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設計不同的教課方式;三天課程包含早午晚課之外,還有班級管理、兒童心理學、佛法概論、學佛行儀和創意教學等,同時安排論壇,及讀書會。中爪哇觀音堂聚集來自十三個佛教村及二十六個佛堂的近百位老師。東禪佛教學院學務長如音法師攜手學生,以及佛光青年團共二十人與會。

論壇對話 共論未來

人間佛教論壇是研習營重要一堂課,覺誠法師帶領國際佛光會與教育中心,和大家一同探討印尼中爪哇佛教未來的發展。印尼佛教總會中爪哇副主席Bapak Tanto,感歎印尼佛教徒人數逐年減少,以及面對師資貧乏的挑戰,因此印尼佛教總會不僅有計畫性地協助佛教徒農民輸銷農產品,還提供了大學獎學金。

覺誠法師與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東禪佛教學院學務長如音法師,及來自印尼的作善法師和普善法師,在論壇上,分享了出家因緣,盼以自身故事勉眾親近佛法,開拓人生視野。

覺誠法師說,即使當了總住持,他也從不曾忘記出家的初衷──為了幫助更多人。「出家了,更快樂,現在可幫助的人更多了!」法師舉例,包括協助印尼佛教村村民認識佛法,並透過與國際佛光會的合作,幫助改善他們的經濟。他說,佛光山希望藉由教育來協助更多人改變生命,不管去到哪一個國家,即使面對各國不同的教育制度,他都抱持四個宗旨:保持當地的文化、用教育提升大家對生命的認識、用慈善幫助窮困的人、守住自己的一顆心。

教育啟航 邁向世界

滿慧法師表示,出家前就開始思考,生命應該不僅僅是長大成人、結婚組織家庭而已。後來,他到佛光山尋找生命真理,而後決定出家,自認找到一條更開闊的道路。他認為,印尼佛教村的佛教徒若把中文和英文都學好,去到全世界都會有很好的出路,「印尼不管是在文化和教育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世界文化中心。」

如音法師作為佛學院老師,十年間不停的授課,不曾停止思考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並自我要求學習提升,希望學生能納受課程內容。

印尼佛教總會會長鄒麗英主持結業禮,勉眾勤奮學習,把握每次進修的機會,才有改變生活和改變生命的可能。她說,馬來西亞佛光山的法師、講師和佛光人特別到印尼給舉辦研習,希望大家不要浪費學習機會,讓自己成長。她並提醒,偏遠地區佛教村的孩子,有待老師的教導和塑造,成為有用的人,也成為正信的佛教徒。

研習營結束後,滿慧法師帶領大馬的佛光人和讀書會種子團隊,深入偏遠地區考察佛教村落,以及了解佛教在當地的發展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