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戴著警鈴的少女〉位於班克西的家鄉布里斯托,班克西開了世界名畫〈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個小玩笑,把珍珠耳環換成防盜警鈴。
圖╱法新社
疑似班克斯作品〈小老鼠撐傘圖〉,出現於東京的「百合鷗」號鐵路日出站周邊的防潮門上。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英國塗鴉教父班克西(Banksy)素以諷刺戲謔的藝術風格聞名,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街道、牆壁與橋梁出現的畫作,經常吸引民眾駐足觀賞,作品多不勝數。
以下根據紐約非營利組織The Art Story網站和班克西Instagram等相關資料,簡介他的部分作品:
怒擲鮮花的人
(Rage,the Flower Thrower,2005年)
一名反戴鴨舌帽的男子用頭巾將臉遮住,看上去像是一個暴亂分子做出要丟出汽油彈的動作,但他手中的武器卻變成一束鮮花。這件作品位於耶路撒冷往伯利恆(Bethlehem)貝特沙奧爾(Beit Sahour)主要道路上的一間車庫外牆上。
班克西選擇在衝突頻發的地區創作此作品,將武器替換成鮮花,正是想要傳達以和平取代戰爭的訊息。畫作中的鮮花象徵和平、生命和愛之外,也可被解讀是紀念在長期的宗教衝突中逝去的生命。
敘利亞移民之子
(The Son of a Migrant from Syria,2015年)
班克西在法國加萊(Calais)難民營入口的牆上畫上蘋果公司(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真人大小壁畫,凸顯他是敘利亞難民之子,強調移民帶來的好處。賈伯斯肩上揹背包,手提早期蘋果電腦,周圍滿是難民居住的帳篷。
班克西罕見地對英國媒體發布聲明說:「我們經常被引導以為移民會造成國家資源流失,但賈伯斯就是敘利亞移民之子。」
「蘋果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一年支付70億美元稅金,而它得以存在,只因為他們讓一個出身敘利亞荷姆斯(Homs)的年輕男子入境。」
為難民發聲(2016/1)
班克西在法國駐倫敦大使館對面,仿效法國音樂劇《悲慘世界》海報,顯示一名年輕女孩遭催淚瓦斯吞噬而哭泣,批評法國當局在法國加萊難民營動用催淚瓦斯,塗鴉旁的QR code讓民眾能連上7分鐘影片,內容關於法國警方突襲加萊市難民營的行動。
佳節愉快
(Season's Greetings,2018年)
這幅塗鴉由轉角兩面牆壁構成,充滿班克西慣有的諷刺意味。從一面牆看去,頭戴毛線帽的男孩張著嘴、雙臂敞開,似乎在迎接天上飄落的雪花;轉角另一幅畫是燃燒的鐵桶,原本以為的雪花竟是飄落的灰燼。
55歲的當地人歐文(Gary Owen)秀出訊息表示,他8月曾在Instagram傳訊息給班克西,希望他能到塔巴特港創作,喚醒大家注意當地因煉鋼產生的空氣汙染。班克西當時未回覆他的訊息,不過,幾個月後這幅塗鴉突然出現,他「簡直不敢相信」。
老鼠系列作品
德國柏林2004年曾在一面金屬門上發現小老鼠撐傘圖,而老鼠經常出現在班克西的塗鴉作品中。
日本東京的「百合鷗」號鐵路路線日出站附近的防潮門上出現小老鼠撐傘圖,大約是A4紙張大小,被傳可能是班克西的作品。東京都政府派人將這防潮門鋁板卸下,保管於倉庫。
班克西曾寫過與老鼠系列作品相關的話,「牠們的存在未經允許,牠們遭到痛恨、追捕、迫害……如果你骯髒、卑微、沒人愛,那麼老鼠就是終極的典範」。據報他畫了老鼠3年後才有人跟他說,老鼠英文rat拆開來重拼就是art(藝術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