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 泛民主派大勝

 |2019.11.26
1260觀看次
字級
香港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民主派候選人支持者慶祝勝利。圖/美聯社
香港政黨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大敗,主席李慧琼(中)二十五日辭去黨主席但未獲接受。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結果顯示,親民主派陣營狂勝,首次取得超過一半議席,親北京的建制派兵敗如山倒,從上屆區議會占百分之七十席次,跌到只剩下百分之十多。

今次是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持續多月以來首場大型選舉,泛民早前已形容今次是「公投」表態,許多泛民主派當選人認為,開票結果反映香港市民強烈要求政府答應近月示威浪潮的「五大訴求」,展現五個多月來香港反送中運動爭取自由民主的意志,形同對於林鄭月娥政府的不信任票,並向北京政府及國際社會傳達了香港最新民意。

不過,建制派則認為,區議會原處理地區民生事務,今次投票已變成「立場先行」的選舉。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天就區選結果發表聲明,表示特區政府一定會虛心聆聽市民意見,並認真反思。當中並未回應泛民主派要求的「反送中」五大訴求。

這次區議會創下多個香港選舉紀錄,包括有約兩百九十四萬名選民參加,投票率達百分之七十一點二,是主權移交以來最高;遠高於二○一五年區選的一百四十七萬投票人數;甚至較二○一六年立法會選舉的兩百二十萬投票人數更多。

四百五十二個選區中,民主派的總得票數約一百六十七點七萬票,奪得全港三百八十八個區議會議席,占總比例達百分之八十六,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多的一次;建制派總得票數則有一百二十三點八萬票,雖然得票率亦有百分之四十二,但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只能取得五十九個議席,僅占百分之十三,長久維持的鐵票終被擊破;餘下三席由獨立候選人取得。

梁家傑:解決困局最後機會

《星島日報》引述香港非建制派政黨公民黨主席梁家傑在總結選舉結果時說,選民的訴求已清楚表達,他們希望港府作出回應,一是與警暴割席、二是特首、行會成員和問責官員總辭以謝選民、三是回應反修例人士提出的五大訴求、四是警察撤出理工大學。梁家傑還說,選舉結果為特區和中央解決困局提供最後機會,如果仍不把握這機會,一切後果由政府自負。他也說到,在當前香港局勢中,民主派無分裂條件。區議會處理社區層次的民生問題,如巴士路線和垃圾收集等,向來其選舉很少引起關注。但二十四日的投票結果展示了因市民的不滿而出現了香港政治新面貌。

將可以左右特首選舉

香港政治分析家林和立形容此次成績「簡直是一場革命」。他說:「這是對香港政府和北京對香港政策的拒絕。」他指出,區議會選舉成績或加速北京比預測更早地撤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但也可能進一步擴大香港的危機。

此次投票是香港人最接近直接選出特首的一次投票。因為一些本屆當選的區議員將進入明年立法會選舉,而負責選舉香港特首、由北京控制的一千兩百名成員的選舉委員會中,會預留一百一十七席給區議員,對選出特首起到一定作用。

此次選舉中許多知名的建制派人物都落選,包括被視為「激進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香港最大親北京政黨民建聯兩名副主席張國鈞和周浩鼎。另外,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區代表田北辰也競逐連任失敗。

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周一被問及有關香港區議會選舉時,強調無論區選有什麼結果,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王毅又警告任何在香港製造混亂,或甚至破壞香港穩定與繁榮的企圖,都不會成功。

另外,王毅與安倍確認展開合作,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年春天,以國賓身分訪日之行取得成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回應時仍強調「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並指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堅定不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