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際玉米價格大幅回跌,但國內下跌幅度卻較國際玉米期貨行情跌幅小,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將展開調查,如果廠商有囤積、人為操縱壟斷市場及聯合哄抬物價等不法,將處五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鍰。
公平會調查,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年初從每公斤七點五元持續上漲,到六月中旬達到最高價,為每公斤八點七元,之後逐步回跌,本月初為每公斤七點八五元,下跌幅度為百分之九點七七,這一波行情走勢和芝加哥國際玉米期貨價格走勢相近,但跌幅較小。
六月中旬芝加哥玉米期貨為每英斗四百三十美分,至八月已跌至每英斗三百二十四美分,跌幅為百分之三十二點七二。
為了解有無壟斷、囤積情況,公平會自七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三十一日及八月一日起,針對中、南部主要進口商及大型飼料廠、中大型盤商等業者進行調查蒐證,並訪查農民團體代購事業。公平會也赴大宗物資倉儲業者,調查國內業者提貨是否正常。
對於國內玉米價格下跌幅度較國際玉米期貨行情跌幅小,公平會分析,可能是玉米到貨的時間差,也就是目前到貨的玉米是前期較高價的玉米,以及國際海運費並未相應下跌所導致。不過,公平會仍對玉米業者提出呼籲,如果有干預市場公平競爭行為,最高將處二千五百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