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睡 眠

◎星雲大師 |2007.08.05
1490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每天都要睡覺,睡眠有時候是懶惰、懈怠的代名詞,但是正常的睡眠是精進,會有再起的力量,因此適當的睡眠,也是正精進。

過去中國的讀書人,以及宗教的修行之士,倡導愛惜時間,都會儘量減少睡眠。就是一般的農工之家,也是起早待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不懈怠。佛教的阿那律尊者,因為聽經時打瞌睡,被佛陀呵斥為「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可見睡眠不當,應該呵斥,但是適當的睡眠,也是值得提倡。因為睡眠具有如下功能:

一、睡眠可以放鬆身體:我們的身體繃得太緊,沒有適當的放鬆,就如機器,沒有休息,也會發生故障,所以適當的睡眠,讓身體得以放鬆,就如萬物休養生息,才能生機無限。

二、睡眠可以寬大心胸:一個人操勞過度,有時候也會影響情緒,例如看別人不順眼,甚至憤世嫉俗等。如果給予適當的休息,也能怡情養性,開闊心胸,自然不會對人太計較。我們很少看到一個人剛起床就責怪別人,但常見一個睡眠不足的人,罵你罵他,罵東罵西,所以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三、睡眠可以遠離煩惱:人生的煩惱,所謂八萬四千,為數很多。我的欲望,我的掛念,我的計較,每天都像泰山壓頂一樣,讓人難以承受。所謂「一醉解千愁」,其實一睡不但可以把所有煩惱掛礙都平息下來,而且在獲得適當的休息後,有足夠的精神、體力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千愁。

四、睡眠可以放下事務:勤勞的人,世間上的事永遠做不完,甚至愈做愈多,所以有「能者多勞」之謂。勤勞的人,做完這樣,又想完成那樣;做完自己的,又想幫別人多做一些。辦公的人,公事愈積愈多;寫作的人,稿債愈拖愈大;承諾的事,一件又一件;日常的生活瑣事,更是循環不己。例如,掃地每日要掃,煮飯餐餐要煮,盥洗日日要洗,人情天天要應酬。所以,有的人被事務纏身,甚至壓迫得身心俱疲。假如該睡眠的時候,放下事務,好好地睡上一覺,也不失為解脫之道。

五、睡眠可以觀想光明:佛教講,適當的睡眠也是正精進,尤其在即將入睡之前的一點點時間裡,如果利用來輕聲念佛,或是觀想光明,必定能在身心安然中入睡,如此必有益健康。

六、睡眠可以閱讀入夢:有的人習慣睡前看書,所以設有「床頭書」。在睡覺前,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不但可以息下妄想雜念,讓自己擁抱書香入夢,尤其一旦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則日積月累,對自己的知識、學問必有長進,必能變化氣質,此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

總之,好逸貪睡,這是浪費生命;合理適當的睡眠,有助健康。而善用時間的人,利用睡前的時間用功,不管是念佛、讀書,或是止息妄念、開闊身心、遠離煩惱等,都能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的滋養,讓自己更有力量迎向美好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