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儘管蔡政府自詡台美關係史上最佳,並持續呼籲美台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不過,美國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美豬、牛問題未有進展前,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缺乏動能,今年恢復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也不樂觀;一名美國國務院前官員建議,台灣可逐步解決此問題,也許可從牛雜下手。
TIFA已停開兩年,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姚金祥日前說,還是努力爭取,希望今年可以召開TIFA會談。媒體詢問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年是否舉行台美TIFA會談,USTR未回覆;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則認為,今年不會舉行台美TIFA會談。
至於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美國國務院前官員表示,現在確實是推動台美貿易談判的好時機,因華府對台灣的支持愈來愈強勁,國會對USTR也有影響力。
這位前官員建議,即使未能獲得美國政府的保證,台灣現在也應採取具體行動解決美豬、牛等長期貿易問題,以創造達成貿易協定的動能;台灣可以逐步解決此問題,或可先解決牛雜,因為許多人認為馬英九政府對美牛協議食言。
美國今年與中國大陸、日本皆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接下來是否可能與台灣談判?史劍道表示,若今年能通過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則可能在二O二O年與其他貿易夥伴談判,而若英國成功脫歐,則英國將是最優先事項。
史劍道說,若當國會鼓勵川普政府關注台灣,台灣可能會排在英國之後;但是二O二O年無法完成所有工作,這代表任何談判都得視下一屆政府是否有興趣,無論是川普或民主黨總統。
蔡英文月中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時表示,期盼儘速啟動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促進雙方貿易進一步成長。
我方砸錢遊說 盼簽FTA
台美貿談未有顯著進展,我方持續對美進行遊說。根據美國司法部「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披露的資料顯示,台灣經濟部國貿局今年花費二十一萬六千美元(約新台幣六百五十萬元)請顧問公司,制定與美全面開展貿易關係的計畫,希望最終台美能簽署對等的自貿協定。
這分由國貿局長楊珍妮與Crowell & Moring International, LLC簽署的合約表明,該公司協助國貿局處理涉美貿易事務,這包括制定與執行在台美TIFA之下所討論的協議等。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昨天表示,我方希望可與美國恢復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不過,美方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正在處理,所以沒有具體時間;不過,台美之間的溝通管道一直很暢通,我方目前還在持續等待美方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