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清(前排左)代表捐贈父親黃歌川兩幅藝術珍品給佛光山,由慧昭法師代表接受。圖╱楊寶瑞提供
【人間社記者楊瑞寶大樹報導】融通中西美學、廣採各式媒材,以「跨域融和」的創作技法,藝術家黃歌川將藝術創作推展到極致新境界,為台灣藝壇留下重要的藝術珍寶。適逢黃歌川百歲紀念,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十九日舉行「跨域融和──黃歌川百歲紀念巡迴展」開幕式及座談,吸引眾多藝術學者與愛好者參與盛會。
開幕在音樂聲中揭開序幕,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致詞表示,黃歌川老師展覽的主題取名「跨域與融和」甚好,恰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歡喜與融和」相應;佛光山在世界各地廣設美術館,強調宗教、宗派、種族之間的融和。慧昭法師說:「能夠融和才能成其道,黃老師也因為能融和所以能跨領域。」
黃歌川大兒子黃河清,代表捐贈兩幅黃歌川藝術珍品,分別為〈達摩禪畫系列──禪〉和〈多媒材畫系列──氣韻生姿〉,完成黃歌川以畫弘法的心願。慧昭法師代表回贈感謝狀與書籍。
黃河清提及父親生前與佛光山的因緣,七十四歲時,因為聽聞星雲大師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佛學講座,生起了以畫弘法的想法,於是開始「達摩禪畫」的創作。慧昭法師對此表示,黃歌川老師生活中有了禪,因此創作能自在超脫,與眾不同。
開幕式結束後,隨即進行座談會,由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陳建發教授主持,邀請黃河清及台中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高甄斈共同與談,多角度解析黃歌川的藝術理念。「跨域融和」展即日起展至明年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