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行人事故 各年齡層之冠

 |2019.08.04
2572觀看次
字級
我國高齡行人死亡人數,占行人總死亡人數中最高,警政署二0一七年推行護老專案,呼籲長者行走路上配戴反光手環,並盡量著亮色系衣物。 圖╱蔡翼謙

【本報綜合報導】交通部與警政署的統計都顯示,高齡者的車禍死亡在所有年齡層中都居首。警方指出,長者行動、反映緩慢,身體機能不像年輕人硬朗,高齡行人遭撞後,易因顱內出血過多不治,另外,許多家屬考量長者年事已高,身體復原慢,較易放棄急救。

我國高齡行人死亡人數,占行人總死亡人數中最高,二○一四年為百分之六十三,二○一七年攀升到百分之七十三,同年警政署推行護老專案,呼籲長者行走路上配戴反光手環,盡量著亮色系衣物,隔年緩降至百分之七十,但高齡行人死亡占比仍高居不下。

台北市警局統計,一般行人事故好發於上下班尖峰時段,高齡行人事故則多發生在清晨五時到七時,好發事故地點在醫院、公園、廟宇及市場周邊路口。

警方指出,長者出門時間多在清晨,因不少長者有清晨運動習慣,但清晨路上車輛少,開車或騎車者車速易變快,加上高齡行人多穿暗褐色衣物,不愛光亮色系,容易遭未注意的駕駛撞上。

警方說,長者不易聽勸,也不願遵守交通規則,導致高齡行人違規比例高。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指出,年長者自認熟悉路況、經年累月的用路習慣,都是高齡行人事故發生潛在危險因素。

失智也增危險性

此外,失智症已成現今文明病,患有失智症的長者外出常迷路,又常在半夜或清晨獨自外出,有時忘了自己在那裡,甚至在路口徘徊,都增加危險性,

今年七月三日凌晨,患有失智六十六歲王姓老婦獨自走在在北市大直街上,神色惶恐,不斷發抖,已經忘了自己是誰、家住何處的她,茫然站在路邊,幸好被警察發現才免於發生事故。

還有八十一歲蔡姓老翁是失蹤人口,今年四月無故離家,開始漫無目的亂走,沒想到當天晚上,蔡翁竟走到台北市洲美快速道路路肩,被駕車行經的巡邏警員發現,趕緊下車攙扶蔡翁上車,帶回所內後,聯繫上家屬前來接回。

用路觀念待導正

警方表示,不只高齡行人,其他年齡層的用路人,也有很多錯誤觀念,例如以為號誌是綠燈,且自己走在行人穿越道上「就最大」,有些人還會邊走行穿道,邊滑手機,最後遭左轉車輛撞上;而當事人家屬到案後,還常抱怨「走在行穿道還會被撞」,其實是錯誤知識。

另外,行人闖紅燈或任意穿越車道,僅處罰三百元,這種明顯代表「行人最大」的台灣法令,也是行人違規原因,導致許多行人不害怕被罰,才會違規,發生憾事。

警方指出,交通部將研擬宣導日本「行人過馬路時將手舉起,讓駕駛提高警覺」的過馬路精神,且今年遊覽車、公車等大型車,將是執法取締重點,去年底才發生女大學生走在行穿道上,遭遊覽車當場輾斃事故,呼籲用路人左右轉,以及清晨、深夜時間,經過路口行穿道都要減速。

高齡行人事故5大肇因

原因 件數

車輛搶越行人穿越道 90

行人未依規定行走穿越道、地下道、天橋 77

行人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或指揮穿越道路 46

行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 25

酒駕肇事 12

資料來源/警政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