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推廣數位帳戶,祭出高活存利息搶客。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國內首波兩家「純網路銀行」花落誰家預定周二公布,雖然純網銀議題在國內金融圈討論熱烈,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國人近年對數位帳戶的接受度大增。數位帳戶的業務大多是依靠電腦、手機、平板,並搭配ATM(自動櫃員機)處理,市面上多家銀行都已推出數位存款帳戶。
數位帳戶比起一般帳戶有三大好處。首先是活儲利率較高,許多數位帳戶為了吸引客戶,利率會給得一般帳戶高,比如一般傳統帳戶的台幣活存約百分之零點一二到零點一五,有些外銀的數位帳戶台幣活存給到百分之一點一。再來是數位帳戶提供的國內ATM跨行提款及國內跨行轉帳免手續費次數多,有些國銀甚至可免費每月跨提、跨轉各五十次。第三是綁信用卡給加碼現金回饋;為了鼓勵民眾申辦數位帳戶,多家銀行會針對信用卡綁數位帳戶,消費額外百分之零點五到一的加碼回饋。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國內有二十五家銀行提供民眾透過網路開辦數位存款帳戶,國人開數位存款帳戶數突破一百五十萬戶。
自然人憑證 就可線上開戶
數位帳戶可以區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新客戶透過自然人憑證在線上開戶,以第一類帳戶開戶數最多,截至去年底共五十六點五萬戶;第二類是已經在該實體銀行開戶的既有客戶,透過網路再加開數位帳戶,僅有四十點三萬戶;第三類是他行存款或信用卡客戶,或是自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戶,線上加開數位帳戶,共有五十三點八萬戶。
雖然數位帳戶逐漸受到重視,但大部分民眾還是不了解它與網路銀行,甚至是即將出世的純網銀三者之間有何差異。
目前民眾使用的網路銀行,僅能完成一些簡單、低風險的金融服務,若要開戶或其他業務,必須要趕三點半到居家或公司附近的分行辦理。
不給紙本存摺 App上對帳
數位帳戶則是網路銀行的更延伸,目前大多是傳統銀行的數位副品牌。業務內容上除了原本網路銀行的線上業務外,還增加可在線上完成開戶作業,大部分業務用手機、平板完成。值得留意的是,數位帳戶不會給予存摺,也不會寄送紙本對帳單,民眾必須自行在App上查詢。純網銀則是將上述兩者結合,目前實體銀行可以完成的業務,未來都將搬到網路上執行。但與上述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會在路上看到純網銀的實體分行,依照金管會對純網銀的規範,除了總行,不能設立任何實體分行,只能設立「客服中心」,協助民眾操作。
儘管許多民眾都有網路銀行或數位帳戶,金管會仍希望透過開放兩張純網銀執照,給予國內所有實體銀行刺激,加速金融服務的數位化。過去金管會已經開放銀行既有的存款戶、貸款戶、信用卡戶可以線上辦理信貸、車貸,也能線上申請信用卡、信託開戶等業務。
因應純網銀到來,金管會在五月就宣布,今年第三季將開放在線上開辦非約定轉帳、線上申請網路銀行、新戶可直接在線上辦貸款,並正研擬開放手機身分認證開戶,民眾未來只要用手機門號搭配視訊,就可線上完成開戶,另也打算開放企業戶線上開戶。
業務鬆綁 競爭更激烈
上述線上業務開放後,不只是純網銀可以做,所有實體銀行也都能做。對民眾來說,純網銀的出現,金融服務將打破營業時間、地點的限制,選擇也可以更多元,短期內金融市場可能將出現一場價格戰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