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二○一九年功德主會議六日、七日舉行,近三千名信眾齊聚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二○一九年功德主會議六、七日舉行,近三千名信眾齊聚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星雲大師與大眾接心,期勉大家好好信仰佛教,修行佛法,表示很樂意替大家找出一點歡喜。大師說:「給大家歡喜快樂這件事,我仍會繼續加油。」
星雲大師於六日晚間北區場,在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陪同下至如來殿大會堂,大師回憶過往,十二歲出家,歷經抗戰、土匪橫行,多次面臨生死關頭,二十三歲到台灣後,還差點遭到槍斃,「能夠活下來,是佛祖和很多人的保佑。」大師說:「佛光山應是在我一生中的一個緣分,這個緣分是大家的成就。大家應當想到我們跟佛祖在一起,這樣生命就會久遠恆長。」
生死勿罣礙
來去自在
數名信眾向大師提問:「如何面對困難?心目中的一百分信徒是什麼樣子?還有將佛教傳遍五大洲,是否就是大師的使命?」大師回應:「對生死不要太罣礙,來就來,去就去,自由自在就好。常跟有修行的人來往,歡喜快樂自然會增加。」並說:「大家有困難可以問我,我可以幫忙找出一點歡喜。佛教有很多亟待改進的地方,給大家歡喜快樂這件事,我仍會繼續加油。」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以佛陀時代護持佛教不遺餘力的波斯匿王的故事,說明福德因緣應該用來修行。勉勵大家跟隨星雲大師修行,成為弘法利生事業的大助力,增福增慧,結下好因好緣。
人間佛教
弘法數位化
佛光山弘法報告由各單位主管,向大眾說明佛光山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方面的成果與展望。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表示,《人間福報》將邁入二十周年,以佛教辦報實屬不易;文化院的未來目標是,讓佛光山走向數位化,用科技改變弘法方式。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說明佛館是人間佛教具體實踐的呈現,如無障礙空間設施,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偏鄉學校聯合畢業祝福禮。
深耕全人教育
實踐佛法
教育事業方面,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表示,佛光山能有今日,可說是星雲大師長期重視教育的成果。慈航、慧慈、小天星等佛光山系統幼兒園,辦學備受家長肯定,連企業也主動尋求教育結盟。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說,佛學院是佛光山的起點,也是法脈永續傳承的梁柱,叢林學院用心辦學五十五年,積累出國際化程度最高、課程與時俱進、落實產學合作等八大成果。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以蘭陽仁愛之家、佛光聯合診所、監獄佈教、大慈育幼院的成果,說明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始終不離教育目的。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表示,從年初的春節平安燈法會,到年尾的全球分送臘八粥等大型活動,食宿交通等資源圓滿統籌,落實「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做、唯法所依」。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則說,在重視「信仰與傳承」的前提下,佛光會深耕全人教育,在兒童、青年、成人階段,分別側重健全人格、公益服務、自利利他的傳承,實踐佛法則是終極目標。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和菲律賓光明大學,為社會培養人才已見績效,繼續為培養弘揚佛法的生力軍而努力。南華大學副校長林辰璋分享該校創校二十三年的辦學特色,已打造出「就讀南華,必成精華」的金字招牌。
功德主授證由心保和尚、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偕同上列單位主管及佛光山功德主總會會長永平法師和滿益法師、清德寺住持慧龍法師頒發。此外,七日上下午並有數場主題論壇,多位與談人分享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讀後感,帶領探討大師「佛教靠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