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無形文化資產 雲林口湖牽水車藏7/9壯觀登場

 |2019.07.05
12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雲林訊】名列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牽水車藏祭儀,九、十日將在雲林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及蚶寮萬善祠舉辦超度科儀、放水燈及牽水車藏系列地方民俗活動,民眾可一睹成千「水車藏」排在廟埕,一路延伸至周邊道路的壯觀景象。

牽水車藏民俗活動源於一百七十三年前,口湖沿海遭大海嘯與瘟疫侵襲,上萬人罹難失蹤,清道光皇帝憐憫百姓,加封受災者為「萬善同歸」。災後,當地居民每年舉行牽水車藏祭儀,追思先人,家家戶戶糊製超度用的水車藏。

十日當天會將水車藏排在廟埕、甚至延伸到道路,稱為排狀,十分壯觀。另外,儀式還有牽車藏、燒車藏、倒車藏,牽車藏時村民以手摸水車藏,旋轉水車藏,象徵牽引亡魂從水中上岸接受超度、享受豐盛普施,之後送孤、開始倒車藏,最後謝壇燒車藏,儀式圓滿落幕。

此外,牽水車藏祭儀也有挑飯擔活動、放水燈等,流傳至今成為國內特有民俗祭典,也列屬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由於帶有濃濃民俗及神祕色彩,近年不僅也成為地方觀光特色,也與日本進行國際交流。

雲林縣府文化處長陳璧君表示,縣府今年將帶領國小學童糊「水車藏」,並將此民俗典故製成硬體字練習簿內容,以及舉辦電腦繪圖設計研習營,讓孩童更加了解地方鄉土歷史與民俗。

並邀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承緯及日本東北學院大學教授金菱清共同參與,八日金湖國小與三間廟宇、海線社區大學,共同辦理一場小型台日學者交流座談會,以台日災後民俗議題進行國際交流。

陳璧君指出,口湖牽水車藏為國指定重要民俗,呈現敬天重祖、悲天憫人的信仰,期盼更多人了解牽水車藏,共同緬懷先民與思考環境變遷與人類生存課題,未來縣府也將持續與地方社團、學校合作推廣保存,讓牽水車藏繼續傳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