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乘坐「嵐電」基本上是到京都旅遊必做的事,因為嵐電行經嵐山地區及在地多個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和寺廟。近日,為了宣傳剛修復完畢的「仁和寺觀音堂」,嵐電從即日起推出極有特色的「觀音電車」,車內外皆布滿觀音畫像,天花板更掛滿千手裝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嵐電從一九一○年開始營運至今,是京都唯一持續運行百年以上的路面電車。
沿線景點包括:天龍寺、龍安寺、金閣寺、仁和寺等眾多神社佛寺,還有日本好萊塢之稱的東映太秦電影村,許多人從京都市區前往嵐山時都會選擇搭乘嵐電。
仁和寺觀音堂早在九二八年落成,現在地建築則是在火災過後、江戶時代初期(約一六四○年左右)重建。
仁和寺於一九九四年時與多個京都古蹟,一同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名義,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列,其中觀音堂更被列為日本指定重要文化財產。為了使寺廟能永久保存,於二○一二年起封閉維修。
仁和寺觀音堂一般不會對外開放,但為了慶祝近日完成修繕,寺方決定連同千手觀音像本尊在內,一併公開三十三座佛像,以及三百七十五年前留下的壁畫,讓公眾入內參觀。
為了宣傳剛修復完畢的「仁和寺觀音堂」,廟方連同日本京都市觀光協會及JR西日本,改裝嵐電621型的622號列車,六月二十九日起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推出期間限定的「觀音電車」,並行駛於京都市內。
「觀音電車」在車頭、車身都印有千手觀音菩薩像,也融入觀音二十八部眾以及古老壁畫意象,不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天花懸掛廣告的位置全換上了「金色千手」,其更持有不同的法器,猶如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伸手救度眾生。
觀音列車推出後隨即掀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利用電車來宣傳寺廟的想法非常好」、「說不定在搭乘之後,就能夠獲得觀音的庇護」、「感覺搭上去都要成佛了!」
仁和寺為日本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直到明治維新前,一向由皇室或貴族擔任住持,因此有「御室御所」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