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離世 布貼12藥叉神將祈願

曹麗蕙 |2019.06.11
3141觀看次
字級
廖芳英作品〈門神—神荼〉。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廖芳英作品〈招杜羅大將〉。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廖芳英作品〈禪定印〉。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廖芳英作品〈送子觀音〉。圖/記者曹麗蕙
廖芳英與其作品〈送子觀音〉合影。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我創作佛像時,什麼都不想,就只是專注在每一片顏色上,讓法相更莊嚴。」從事布藝推繡三十年的廖芳英,將她的虔誠信仰化作布貼聖像畫作,無論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灑水觀音,還是十二藥叉都呈現出諸佛菩薩的慈悲大愛,「我希望民眾欣賞作品時能心生歡喜,進而能讓大家對佛教感興趣,引領更多人認識佛陀。」

「布藝推繡」又稱為「布貼畫」,雖在台灣較為少見,這項源自藏傳佛教唐卡的藝術已有逾千年歷史,它以不同色彩、質地與形狀的布塊為原料,用貼補手法製成的裝飾畫。「創作者需先構圖、裁切,然後一塊塊拼貼顏色,再用簪子推壓進底板中,畫作凸顯出布面的浮雕感,但它不像油畫、水彩,可自行調色,因此選布和美感配色顯得格外重要。」廖芳英說明。

當初廖芳英會接觸布貼畫,是出於她一片悲憫之心。原來當時她的一位朋友生活有困難,想賣布貼畫的材料包,她便伸出援手。沒想到因緣如此巧妙,從小耳濡目染父親金工手藝的她,天生有敏銳的美感,就此展開創作之旅。

藝術治療 心靈飽滿

來自台東、五十四歲的廖芳英,其實從小就和佛寺與法師甚有淵緣,卻始終未真正學佛,直至三十歲時她因摔倒受傷,一位學佛的居士幫她推拿治療,「他常用佛法開解我,我也就此進入佛門。」談起以佛像為創作主題的因緣,是她意外在台東一座廢墟裡,見到一尊藥師佛聖像的小畫,因不忍佛像在廢墟中蒙塵,便把祂請回家供奉,一日清晨,她在家中看到這尊佛像,興起臨摹念頭,因此開啟佛像創作。

「創作佛像的過程就像是修行,同時也是一種藝術治療,專注就不會胡思亂想,心靈是飽滿的。」廖芳英分享,會有十二藥叉神將系列作品,是因她曾在同一年,接連失去三位至親,包括她的父親、姑姑及她的素描恩師,讓她十分心痛,後來在參加法會持誦《藥師經》時,被十二大願的經文深深感動,她因而發願「要為病苦的人祈福,創作十二尊藥叉神將。」

作畫前,廖芳英會先誦《藥師經》一部、《藥師心咒》一百零八遍(七次),但一進入創作,她只認真專注配色中,摒除一切雜念,只為讓法相更莊嚴,「當時我一天創作十六小時,連構圖到完成十二尊作品,共耗時八個月」。

未繡五官 不執著相

不少民眾好奇,為何有些佛像上未見五官?廖芳英解釋,曾聽朋友說過若心情好時,就覺得家中的木雕觀音在對他笑;心情不好時,又覺得觀音聖像在瞪他。廖芳英笑道:「同一尊觀音,怎麼會一下對你笑,一下瞪你呢?不就是一切由心生,自己的分別心嗎?」因此激發她創作部分佛陀、菩薩時,特別未繡上五官,盼能傳達不執著於「有相」或「無相」的深意。

廖芳英的佛像創作深具感染力,曾有朋友看到她的〈流淚觀音〉,心受觸動而淚流不止;也有人欣賞到她的佛像後,饒富興趣,進而想要了解佛像背後的故事,這些回饋都讓她深感歡喜、欣慰。

「我很幸運能接觸佛法,如果我今天沒有依教奉行,可能踏不出人生中的重大難關,因此我很感謝佛陀,把那麼好的法留給我們」。廖芳英表示,她堅持不賣作品,並非捨不得,「我想學佛陀的智慧、觀音的慈悲,將作品帶到世界巡迴展出,弘揚佛陀正法,讓更多人能認識佛法」。她認為,只要有因緣接觸正信佛教,對生命都有很大助益,「尤其可善用在生活中改變習氣,發揮正能量。」她的《布施自在—廖芳英布貼聖像畫作品展》即日起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展期至七月十四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