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在揚州鑒真圖書館舉行。圖╱人間社記者梁韜
【人間社記者慧法揚州報導】「傳承中華文化──二○一九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二十四日在中國大陸揚州鑒真圖書館開幕。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雲湖書院、鑒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西北大學哲學院教授王雪梅、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鑒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以及來自海內外高校的三十二位博碩士研究生,共同參加寫作獎學金開幕式。
妙圓法師首先代表館方歡迎與會者的蒞臨,並介紹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是揚州人,「大師捐建鑒真圖書館,就是為了發揚佛教研究的功能」,法師希望大家能夠充分運用館內資源在佛學研究上,特別是人間佛教研究的特色。
程恭讓在開幕式致詞表示,從十九世紀以來,在世界秩序發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包括佛教在內的傳統文化被嚴重低估。寫作獎學金活動的主題是「傳承中華文化」,希望學生在論文研究的背後,透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入思考,重新評估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王雪梅期許大家透過活動增進學業,福慧雙修,做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勉眾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妙凡法師則希望可以在這書香味濃厚的環境中,創造不一樣的開題氛圍,希望大家積極學習,在三天兩夜的共修共學中結一場善美的因緣。
文學、教育角度 看見星雲大師
開幕式後,緊接著進行兩場、共十一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精采內容,參與者皆可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